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

返回 相似 举报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 国网能源研究院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 2014年12月 II 目 录 前言........................................................................................................................ 1 1 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 3 1.1 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 4 1.2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效果分析 ............................................................... 15 1.3对我国碳市场的展望及思考 ................................................................... 17 2 碳市场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21 2.1电力行业碳减排现状 ............................................................................... 21 2.2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基础 ................................................................... 23 2.3碳市场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5 3 我国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需考虑的因素 ..................................................... 30 4我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关系 ...................................................................... 33 5 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核心要素 ................................................................. 36 5.1总量目标 ................................................................................................... 36 5.2覆盖范围 ................................................................................................... 37 5.3配额分配方法 ........................................................................................... 38 5.4交易机制 ................................................................................................... 39 5.5碳价与电价传导机制 ............................................................................... 40 6 结论与建议 ..................................................................................................... 41 6.1主要结论 ................................................................................................... 41 6.2相关政策建议 ........................................................................................... 42 6.3对电力企业的建议 ................................................................................... 43 参考文献 ................................................................................................................................... 46 1 前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碳减排工作。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单位 GDP能耗比2010年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已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我国碳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北京、上海等七省市碳市场均已启动,全国性碳市场计划2016-2017年建立。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2010 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50;同时电力行业也是实施碳减排的重要行业,2005-2012 年电力行业累计减排 CO2超过 40 亿吨。我国碳市场发展将对电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亟需分析电力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关键问题及要素。 国网能源研究院自 2006 年开始持续追踪和研究碳市场,形成电网低碳发展作用、电网碳减排方法学开发、电网碳减排潜力测算及电网企业参与碳市场的途径等系列研究成果。近两年来,国网能源研究院每年都对电力行业与碳交易开展深度研究。今年与英大传媒投资集团联合发布2014 中国电力行业与碳交易研究报告,希望发挥我们的行业研究优势,为推进碳市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这份报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我国碳市场发展形势及政策动态,提出对我国碳市场发展的展望及思考。二是剖析我国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基础条件,分析碳市场给电力行业及电力企业 2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三是分析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四是探讨碳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五是研究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核心要素。六是提出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相关建议。 3 1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4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更多的观测和证据证实全球气候变暖,认为从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约0.85℃,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至少已上升到过去 80 万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报告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为影响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约为一半以上。同时,报告还指出了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只有采取积极行动,才可能实现2℃全球温升目标。 图1-1 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2014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联合国总部召开,旨在为 2015 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气候新协议协调意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峰会主旨发言中明确表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将以更大的力度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 4 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2014 年 11 月 12 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 2020 年后各自应对变化的行动目标美国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在2005 年基础上减排 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 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此前,欧洲理事会首脑峰会10月24日确定,欧盟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 1990 年基础上减少 40。中美及欧盟减排目标对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协议有积极促进作用。 2014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 10 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会议原定12日闭幕,由于各国对最终决议草案仍存有分歧,延迟至14日才闭幕。利马会议取得了一些进展,就 2015 年巴黎会议协议草案的要素基本达成了一致,但围绕气候谈判主要议题的实质性争议并未得到解决,这些难题将留给明年巴黎气候大会。 1.1 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1.1.1我国碳市场相关政策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广东省、湖北省“两省五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2011 年 12 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5 工作方案,提出我国控制温室气体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还提出基本建立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201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开展奠定了技术和规则基础。同时,该办法还公布了 43 家可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的中央企业名单,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以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电力企业。 2013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发电、电网、钢铁、水泥、电解铝、化工等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2013年6月18日至2014年6月19日,7个碳交易试点陆续上线交易。在此期间,各试点关于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温室气体的核查规范、配额分配、碳排放交易规则等分别制定和发布了相关政策。具体如表1-1所示。 2014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提出“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310 克/千瓦时”等行动目标。该行动对煤电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未来碳市场机制设计中需要考虑与该政策的协调。 2014 年 9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 6 市场。 2014 年 11 月 12 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2020 年后各自应对变化的行动目标。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计划 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2014 年 12 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包括总则、配额管理、排放交易、核查与配额清缴、监督管理等七方面的内容,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为推动建立全国碳市场奠定管理和规则基础。 7 表1-1 “五市两省”碳交易试点政策制定情况 试点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碳排放管理办法 碳排放核查方法 配额管理办法 碳交易规则 深圳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 深圳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规范及指南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及九 个 行 业 的 温室气体核算及报告方法 上海市2013-2015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方案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 北京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 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核算和报告指南(2013版) 北京市碳排放交易试点配额核定方法(试行) 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北京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广东 广东省碳排放交易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 广东省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实施细则(试行) 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 广 州 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天津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市分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试行)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全文细则 湖北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暂无 湖北省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 暂无 重庆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实施方案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试行)、 重庆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细则 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 重 庆 联 合 产 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细则(试行) 8 1.1.2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最新进展 自2011 年国家发改委宣布建立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以来,我国碳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配额总量已达到约 12 亿吨,成为继 EU ETS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碳市场,预计 2016 年开始试行全国碳市场时将配额总量可能达到70亿吨,成为全球最大。 图1-2我国各碳交易试点时间轴及特征 截至2014年10月底,7个试点省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1。 7个碳交易试点的交易价格水平和价格变化情况均有所不同,市场的活跃程度也不同。截至2014年10月31日,各地碳交易价格的对比情况如图1-3所示。从平均交易价格来看,深圳市场最高,湖北市场最低。试点碳价波动范围较大,历史最高成交价出现在深圳市场,为144元/吨,而历史最低价则低至17元/吨,出现在天津市场。 目前,7个碳交易试点中除了湖北和重庆外,都完成了首个履约期。 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11月 9 数据来源各碳交易试点交易所网站 图1-3 我国各碳交易试点碳交易价格比较 (1)深圳碳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深圳碳市场的有效交易日共有272天,线上累计交易量162万吨,成交额为11004.4万元,成交均价为67.9元/吨,如图1-4所示。从交易情况来看,7月履约期前三周成交量占一年总量的 60-70,从履约结果上看,共有 4 家企业未完成履约企业履约率为99.4,配额履约率为99.7。 数据来源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4 深圳市碳市场线上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10 (2)上海碳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上海市有效交易日为154天,成交总量为 161 万吨,成交总额 6299.4 万元,成交均价为 35.76 元/吨。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上海碳交易试点191家控排企业完全完成清缴,按时完成2013年履约义务,履约率为100。目前,上海碳市开始引入机构入场,大批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进入将为碳价提供支撑。 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5 上海市碳市场线上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3)北京碳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北京碳市有效交易日为164天,线上成交均价为55.19元/吨,线上成交量为100.46万吨,总成交额为6023万元。除此之外,北京碳市还存在数额较为巨大的协议转让交易。截至目前,线上和线下累计成交量超过 210 万吨,成交额突破一亿2。2 北京碳排放交易开市一年成交额破亿,新华网,2014-12-13。 11 2014年7月15日,2013年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工作基本结束。履约情况显示,共有10家企业未完成履约,履约率为97.1。 数据来源北京环境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6 北京市碳市场线上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4)广东碳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广东省碳交易市场有效交易日为102天。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平台累计发放 1112万吨,共举行了5次有偿竞价拍卖,成交金额共6.67亿元,碳排放市场累计成交132万吨,成交金额共7139万元,平均价格为56.82元/吨。配额竞价平台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累计成交1244万吨,累计成交金额7.38亿元。2014年7月15日为广东碳交易2013年清缴履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广东有182家企业完成清缴义务,仅有2家企业未完成履约,企业履约率达98.9,配额履约率达99.97。 12 数据来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7广东省碳市场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5)天津碳市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天津市碳交易市场有效交易日为156天,碳交易总量为 105.8 万吨,其中协议交易 82 万吨,占总成交量的77,成交总额为2191.1万元,平均价格为30.56元/吨。7月25日,天津完成 2013 年碳排放配额履约,履约期期间的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59.3。共有4家企业未完成履约,企业履约率为96.5。首次履约期结束后,天津正在准备起草更加完善的管理办法。 数据来源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8天津市碳市场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13 (6)湖北碳市 截止2014年10月31日,湖北碳市场有效交易日为142天,成交总量为589.8万吨,成交总额为14057万元,成交均价为23.88元/吨。湖北碳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目前拥有投资者超过700位,包括个人投资者560余位,这使得湖北碳市场流动性比较好。湖北碳市自5月份以来价格一直在25元/吨以下,相对其他市场比较稳定。湖北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国首个碳期货试点,进一步发现碳价格。 数据来源湖北排放权交易所网站,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图1-9湖北省碳市场交易量及交易均价格 (7)重庆碳市 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重庆仅在 6 月 19日开始当天产生过16笔交易,总成交14.5亿吨,成交额445.75万元,成交均价为30.74元,此后重庆市场一直无交易。 1.1.3电力行业参与碳交易试点情况 电力行业是碳减排的重要目标行业。7个试点均将电力行业作为首要控制对象。目前 7 个试点,共有3家电网企业和155家发电企业 14 纳入。发电企业中,广东85家(含新建项目)、湖北24家、天津17家、上海14家、深圳8家、北京7家。电网企业中,北京2家,深圳1家。 电力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二氧化碳为主。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仅要求控排 CO2一种气体,而重庆要求电力企业控排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两种气体。 7个试点电力行业配额分配方法不尽相同,包括历史法、历史强度法等多种方法,具体见表 1-2。各试点配额大部分免费分配,广东引入拍卖机制。2014年广东电力行业配额95免费、5拍卖获得。 表1-2碳交易试点中电力行业配额分配方法 试点 分配方法 分配方式 深圳 大部分电力企业采用行业基准线法,部分电力企业采用历史强度法。 90以上免费,一次性分配2013-2015年的配额,考虑行业增长。 上海 行业基准线法 100免费,一次性分配 2013-2015 年的配额,适度考虑行业增长。 北京 历史强度法 95以上免费,按年度发放,以上一年数据为依据(未考虑增量)。 广东 纯发电机组采用行业基准线法,热电联产机组采用历史排放法 2013年电力企业免费额97,2014年免费额95, 按年度发放、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天津 历史强度法 100免费,一次性制定 2013-2015 年年度配额,每年可调整 湖北 历史强度法 100免费,未考虑增量 重庆 历史法 100免费,按逐年下降 4.13确定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未考虑增量 除湖北外,其余6试点均发布了碳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发电企业的碳核算存在地域差异3。同时,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公布发电企业碳核算标准,各试点核算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还存在差异性。电网3 电力行业碳市困惑,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9-30. 15 企业碳核算方面,仅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行业标准。由于7个试点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碳排放核算等方面规则和方法存在差异,导致电力行业中不同试点地区的电力企业所承担责任不尽相同。尽管7个试点有探索不同模式、结合地区实际的考虑,但未来要想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碳交易,就需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 1.2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效果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交易期,从当前数据来看,我国碳市场进展顺利,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一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碳市场模式,积累实践经验。碳市场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我国国情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不同,适合我国国情的碳市场模式需要逐步摸索。通过7个试点的实践,在碳交易制度及碳市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步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效果初步显现。以深圳为例,与2010年相比,635家控排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碳强度下降了33.5,提前超额完成了深圳“十二五”碳强度下降 21的要求4。通过建立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减排效益。以北京为例,经初步测算,通过建立碳市场,全市重点单位碳减排综合成本平均降低2.5左右5。 三是加深碳市场认识,企业减排意识有所增强。碳交易市场启动4 深圳明年全球首创公共交通纳入碳市场,中国新闻网,2014-10-29. 5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取得明显实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网站,2014-09-28. 16 以后,全社会增加对碳市场的关注和认识,重点排放企业逐渐增强节能减碳意识。如电力行业中,华能集团组建了专业化的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于2013年11月正式成立了置信碳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 四是碳交易的开展还带动中介服务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通过开展碳交易,带动了相关咨询、核查、交易服务、绿色金融等业务发展,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培养了一批核查、咨询等专业人才。同时,碳交易也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节能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 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各试点建设速度较快,准备工作并不完全充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今后予以完善和解决 一是市场交易量相对较小,流动性不均衡。截至2014年10月31日,7个试点交易量为1375万吨,约占配额总量的1左右,成交量较低。从交易量走势可以看出,市场在履约冲刺阶段表现较为活跃,但在平时交易较平淡,流动性不均衡。七省市碳市场管理和运行相对独立,碳交易机制和规则不尽相同,限制了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各地碳价也存在差异,碳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二是法律约束力和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碳交易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必须要有健全的市场监管和强制法律约束力的保障。只有深圳通过了地方人大立法,北京通过了人大决定,其他试点由于缺乏法律指导及上位法的支撑,对排放单位的约束力相对较弱。各试点对于市场参与方资质的认证和交易行为的监管也存在着标准不一的情况,缺乏操作性。 17 三是企业交易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碳交易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解、熟悉到参与碳交易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由于各试点建设速度较快,在碳交易政策制定和推进过程中,各类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透明度还有所欠缺,也使得企业不能完全了解政策和市场情况,影响企业对碳交易的参与程度,这也是目前碳交易不活跃的原因之一。 1.3对我国碳市场的展望及思考 (1)展望 我国将逐步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现货市场起步,并逐步探索建立碳金融市场,远期实现与国际市场有效衔接,推动全球碳市场的建立。 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未来全国碳市场应是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政策公开透明、市场规则统一、监管体系完备、市场信息公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市场流动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减排目标实现。 全国碳市场建立初期,为稳妥推进碳市场建设,以现货交易为主,但可探索碳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相关市场机制。随着全国碳市场建立与完善,逐步向碳金融市场过渡,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开发更丰富的交易产品,开展更多元化的交易类型。 总体来看,我国碳市场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以及落实“十二五”、“十三五”碳强度控制目标的实际需求,决定着我国碳市场发展前景良好。随着我国碳市场的发展,稳妥推进我国碳市 18 场与国外碳市场对接,提升我国在全球碳定价及碳市场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2)思考 我国碳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碳市场并非易事,还将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全国碳市场建设,需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顶层统筹问题,统筹中央与地方、地方与行业、政府与市场三个关系。加强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设定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统一配额分配制度,统一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统一监测、报告、核查制度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使碳排放配额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全国碳市场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国家排放配额总量及地区排放配额总量确定问题。从中央角度,从整体把握全国碳市场总量控制目标,从国家层面统筹各地区发展和产业优化布局;从地方角度,更希望减排的同时能保障本地区发展。二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如何能实现协调和均衡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二是地方与行业的关系。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总量是按照地区分解,但行业的减排目标也需要考虑行业自身的特性,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行业统筹,因此如何协调地区和行业控排目标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电力等需要跨地区、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行业。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国碳市场建设应将市场化运行和政府调控进行有机结合。政府负责碳市场的制度设计,完善市场配套政策和监管体 19 系,为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及服务。市场机制建立后,更多是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发现价格、配置资源的作用。但由于碳市场涉及到很多行业,并且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市场发展初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将碳市场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是立法先行问题,建立完善碳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碳交易政策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实现生态良好的战略目标时,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决定的出台将对我国碳交易的立法先行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碳市场应建设成为一个有法可依、严格依法运行的公平公正的市场。我国应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交易方面的立法进程,增强碳交易政策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近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出台,还需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监管制度,规范碳市场建设和发展。 三是碳市场能力建设问题,包括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市场监管及企业碳管理等多方面的基础能力体系建设。在今后的市场发展中,需要不断全面加强碳交易的基础能力体系建设,既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相关管理者,也包括管控单位和交易的参与者,还要培育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企业、交易机构等各层面的碳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等需要加强。目前第三方审定和核证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碳咨询及碳金融机构的数量还较少,围绕碳交易的低碳服务产业,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要建立完善促进低碳服务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企业碳管理,关键是夯实 20 数据基础。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设计更为复杂,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尚不健全,存在历史排放数据缺失、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1 2 碳市场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1电力行业碳减排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电力装机从 2010年的9.66亿kW增加到2013年的12.47亿千瓦。目前我国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电源结构长期以煤电为主。截至2013年底,火电装机容量为8.6亿千瓦,占69,见表2-1。2013年,火电机组发电量为3.9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80。 表2-1 201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情况 中电联快报2013年全国发电装机平稳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2010 年数据显示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同时,电力行业也是碳减排的关键领 22 域。近十多年来电力行业在实施节能减排方面已经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近10年清洁能源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 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增长67倍。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并网风电装机分别以 2.49亿千瓦、6142万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一;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28.5。 二是推进火电结构调整,降低发电煤耗。加大电源结构调整力度,实施“上大压小”,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关停小火电机组。从2006年以来,全国30万千瓦等级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占火电机组的比重已经达到75以上。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不断降低供电煤耗。供电煤耗从2007年的356克/千瓦时下降到2013年的321克/千瓦时,相当每年节约标准煤1亿吨左右,折合减排2.77亿吨二氧化碳。 三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输配电网损。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淘汰输配电网高损耗设备,推广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提高电网输送效率,降低输配电损耗。2012 年我国线损率为6.62,比 2003年降低1.1个百分点。优化电网网架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推行节能发电调度,开展跨省区电力交易和发电权交易,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促进系统的节能减排。 四是进一步提高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大力推行洁净煤发 23 电技术,进一步提高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大型水电机组制造和运行技术、风电、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研究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电网技术水平方面,特高压技术得到了示范工程的检验,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尽管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电煤耗和线损率不断降低,但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电力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持续增长,但我国能源禀赋决定煤炭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仍是发电的主要来源。总体来看,未来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将逐渐降低,但排放总量依然逐年增加,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表2-2 燃煤电厂装机及碳排放趋势 参考情景 1990 2005 2015 203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4710 19960 43260 65860 装机容量 (亿千瓦) 870 3680 8140 12590 CO2排放量 (亿吨) 5.98 24.24 43.28 59.97 CO2排放率 (千克/千瓦时) 1.27 1.21 1.00 0.91 注何深,华北电力大学,博士论文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理论体系研究,2012 2.2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基础 电力行业因为具有特性相对统一、数据基础良好、碳排放量大且集中、易于计量和检测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碳交易行业试点的首选。EU ETS、美国 RGGI 和加州碳交易体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碳交易体系中,电力行业是重要参与方。我国7个碳交易试点中,电力行 24 业是重点控排行业,见表 2-3。我国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具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表2-3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行业范围 试点省市 行业范围 北京 电力、热力、水泥、石化、汽车、其它工业和服务业 天津 电力、热力、钢铁、化工、石化、油气开采 上海 钢铁、石化、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 深圳 工业(制造业)企业、大型公共建筑 广东 电力、水泥、钢铁、石化 重庆 电解铝、铝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行业 湖北 电力和热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汽车和其它设备制造等 一是电力行业具有特性相对统一、计量系统相对完善、数据基础良好、碳排放量大且集中、易于计量和检测的特点。电力行业整个计量系统比较完善,相对容易解决碳交易中的计量、核证等问题,相对其他行业较适合成为试点行业。 二是电力行业市场和资源基础较好,能够较快地适应碳市场。电力行业中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较早开发过CDM项目,对碳市场有一定认识,具备一定人才和技术基础。电力行业也开展跨省区电力交易、发电权交易等交易活动,市场意识和交易基础良好。这些经验有助于电力行业较快地适应碳市场。 三是我国电力行业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减排潜力深度挖掘面临较大难度。目前我国对电力行业减排已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煤电机组供电煤耗和电网线损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空间逐步缩小;发展清洁能源及低碳技术是必然选择, 25 但是低碳技术发展尚不稳定、缺乏核心技术、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得短期内还无法完全依靠低碳技术解决减排的问题。因此,充分考虑我国电力工业的减排潜力,设置合理的总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 四是目前我国电价是政府管制的,发电计划也由政府制定,存在碳价难以传导、发电量难以自主确定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与售电价仍由政府批复,电力价格还不是由市场决定。碳价不能反映电价,无法体现不同机组减排技术水平、减排成本的差异。 发电计划由政府制定的,发电企业还不能按照市场化方式自主确定发电量。碳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有富余配额却不能多发电、没有富余配额但必须完成计划电量的矛盾。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推进之中,提出逐步取消发电计划、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但改革到位还需要一个过程。 2.3碳市场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3.1碳市场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 (1)促进电力行业落实国家碳减排政策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 2015 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 年下降 17的目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近期,我国提出 2030 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我国碳减排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作为排放大户的电力行业,将承担大部分的减排任务。我国正在开展的碳排放权 26 交易试点工作与即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为电力行业完成减排任务提供一种新的市场化手段。 (2)促进电力行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碳市场的建立将推动火力发电的清洁化和高效化,并提高水电、风电等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