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 (三府〔 2011〕 46 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好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低碳发展的若干意见(琼府〔 2010〕 82号)提出三亚创建国家级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精神要求,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现就我市建设低碳示范城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将低碳发展与国际旅游城、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新技术应用为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引领低碳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努力打造低碳三亚、生态三亚、休闲三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的原则 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大对低碳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和平台, 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加快低碳发展。 2、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并举的原则 将减排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三亚市低碳目标必须在全市各领域、各行业和各部门制定的协调和统一的规划下,将清晰的政策与方向融入低碳规划的框架中,立足三亚市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与布局,选择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试点,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三亚低碳示范市建设。 3、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支持的原则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低碳发展中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可再 生能源利用技术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引进、推广与应用,制定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相关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为低碳三亚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主要目标 将三亚建设成为一个以旅游休闲低碳产业为主体,以低碳能源为载体,引领国际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文明健康的全省、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到 2015年,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比例为 40;服务业占 GDP总值的 66;森林覆盖率保持在 68以上。全市万元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年下降幅度控制在省分解指标范围内。 --到 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比例为 60;服务业占 GDP总值的 68;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8以上,全市万元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年下降幅度控制在省分解指标范围内。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低碳型国际旅游城 以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旅游业低碳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休闲度假旅 游业、商贸餐饮物流业、旅游房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等低碳型的服务产业,着力打造面向世界的低碳旅游品牌,将低碳作为推介三亚国际旅游城的一张名片。 2、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控制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以发展安全高效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为主要方向,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减少农业对一次能源的消费;通过对农田的现代化管理,对畜牧的集约饲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推进农业的低碳发展。 3、鼓励发展创意产业,加快技术产业 化水平 以创意新城为依托,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发展集生产、营销及配套产品服务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建成三亚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努力发展低碳海洋产业,拓展结构调整空间 做大海洋旅游及海洋服务业。加强对无居民岛屿的保护和开发,积极发展滨海和海上旅游业,以海湾为依托,开发建设国际化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完善游艇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海洋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海洋服务业。 (二)推进建筑节能,打造低碳建筑 1、打造节能建筑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方针,从优化建筑设计入手,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低碳排放,推广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热泵技术,以及多用复合材料和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 2、实施 “ 阳光屋顶示范工程 ” 坚持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并举,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公共设施等各类建筑和构筑物表面(含屋顶、幕墙等),加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电能控制系统和并网系统,加大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 用力度。 3、实施城市 “ 屋顶绿化 ” 计划 出台推行立体绿化政策意见和技术标准,推动立体绿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新方法、新品种,做好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合理播绿、全民植绿文章,凡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安全许可的市政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以及河岸驳坎应同步实施绿化覆盖,提高城市立体空间的绿色浓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4、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结合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以建筑外围护结构为重点,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组织实施低能耗、绿 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5、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制定建筑节能地方性条例,推广 “ 可持续建筑标准 ” ,实行设计环节标准化、施工环节规范化和验收环节闭合化的建筑节能管理模式,规范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运行管理规则,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三)倡导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交通 1、倡导低碳出行方式 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组织系列绿色出行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少 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推动无车日活动常态化,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民健身。 2、严格执行机动车低排放标准 机动车严格执行国 Ⅲ 标准,新购或外地转入的机动车辆必须达到国 Ⅲ 及以上排放标准,方可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新增公交车辆执行欧 Ⅳ 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老旧交通工具和强化机动车报废工作,鼓励发展和使用高效节能型车辆,推广使用清洁环保交通工具,逐步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 3、推进交通智能化管理 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人车路之间的监控、信息联系和调度能 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使人、车、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增加交通运输中的科技含量,建设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减少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空车运输,降低碳排放,营造 “ 清洁、静谧、健康、高效、有序 ” 的交通环境。 (四)倡导绿色消费,打造低碳生活 1、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国家和本省低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对低碳发展的认识,鼓励和倡导生活简单、简约化,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游客选择低 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效控制和减少 “ 奢侈消费 ” 等行为,从需求端引导低碳产业发展,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形成绿色、低碳的科学消费模式。 2、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 推行 “ 绿色居家准则 ” ,组织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介绍在家庭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引导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家庭照明、用水用气、住宅装修、垃圾分类、旧物利用、饮食方式、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减碳。 3、推动绿色照明工程 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按照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确定的节能管理原则和措施进行建设, 并积极探讨城市照明节能机制,加强城市照明设施节能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景观照明的范围和规模,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 (五)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低碳环境 1、发展林业产业,增加林业碳汇 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防护林、生态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加强低效人工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与碳汇总量。 2、加强对海洋、红树林及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各种适用的海洋污染 防治技术,控制海上污染排放,加强对珊瑚礁、红树林、湿地等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增加 “ 蓝碳 ” 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3、大力开展城镇、海岸线、园林和交通干线绿化建设 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公园、道路、单位庭院、社区等的绿化建设。利用本地乔木、灌木等覆盖所有海岸带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六)变革城市管理,打造低碳社会 1、推行 “ 绿色办公 ” 计划 切实发 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快对政府、商务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控制空调使用,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或尽量采用纸张双面打印,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 2、推行 “ 绿色学校 ” 节能计划 面向学生推行 “ 绿色学校 ” 节能计划,开展低碳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开展百场科普讲座进校园,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宣讲低碳知识,组织低碳科技图版展览,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知识,提高学生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 3、打造 “ 低碳社区 ” 借鉴国际低碳社区、 “ 碳中和 ” 社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 “ 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 等低碳生活模式,建设 “ 低碳家庭 ” ,研究制定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推广低碳社区规划手段、建筑技术和管理方式,打造一批标杆性“ 低碳社区 ” 。 (七)加强统计,健全市级能源统计体系 1、建立能源统计机制 协调并联合有关部门如统计、交通、住建、国资、商务、教育、卫生等管理机构及企业 、商业等所有耗能部门建立统一的能源统计机制、统一的统计口径和顺畅的统计渠道,完善与掌控全市能耗统计口径与数据;加强能耗统计工作的人员配备和资金支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提高能耗计量能力 逐步完善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特别是交通行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的统计;加强对建筑物能耗分项计量,重点是交通运输部门的站场建筑物、公共建筑和办公建筑;工业企业健全三级计量制度,要求企业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落实统计台帐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建立和健全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规和制 度,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土地和林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及补偿措施、对新建项目的审核、对建筑和交通的能耗要求、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低能耗技术和设备的推广等方面都要有法规和制度的约束;制定和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低碳化政策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二)组织保障 市政府成立三亚市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科工信、住建、国土环境资源、林业、交通、发展改革、规划、财政、统计、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工信局,具体负责制定实 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分解落实建设低碳示范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探索建立低碳示范城市建设评价考核体系;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多部门协作负责的协调推进机制;把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三)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低碳试点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市政府增大低碳发展的资金投入,并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市级低碳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和健全低碳发展体制与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投融资和财税等特殊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各界资金投入 低碳经济工作。 (四)宣传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媒体、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营造以低碳经济为主流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格局。新闻媒体要进行广泛报道,刊播发展低碳经济的公益性广告。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 (五)考核保障 逐步建立低碳统计、监测、审计和考核体系,把低碳发展的目标分解到各级政府、重点企业和部门,实施任务问责制和自查、自咎制。 二 ○ 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