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划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背景 (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形势 19 世纪初以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历经百余年,极端气候事件愈加频繁,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指向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影响的科学证据不断出现。国际社会已就此及 2℃全球平均升温控制目标和低碳发展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性公共问题和国际政治核心问题之一。 各国出于自身发展考虑和迫于国际压力,均在加快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截至目 前,已有约 190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覆盖了全球超过 95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欧盟确定到 2030 年实现在 1990 年基础上,共同减排 40;美国承诺到 2025年实现在 2005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排 26-28;日本承诺 2030 年在 2005 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排 25.4。 2015年 12 月,巴黎协定规定“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即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2 应对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将促进世界向低碳发展 转型。时至今日,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成为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 2.国内形势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化石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呈快速上涨之势。 2013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越欧盟和美国位居全球首位,人均碳排放量也首次超过欧盟。随着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加剧和全球气候行动的如火如荼,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 一步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使低碳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低碳发展迫在眉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引导我国低碳发展;低碳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进程不断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明显。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应对气 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5 年3 度报告, 2014 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6.1,比 2010 年累计下降了 15.8;“十二五”期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11.2,比 2005年提高了 4.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了 21.88 亿立方米,已超出对外宣布的 15 亿立方米承诺目标。 面向未来,我国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导向,确定 2020 年、 2030 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为 2020 年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左右,森林面积比 2005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 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45 亿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碳排放于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和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断 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探索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目标控制机制、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 18的目标,并为 2030年左右4 实现碳排放达峰奠定基础。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进展与成效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等有机结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 1.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我省温室气体排放以化石燃料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煤炭开采活动逃逸的甲烷为主,主要集中于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随着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逐步优化以及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呈持续下降趋势。据统计, 2014 年我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约为3.8 吨 /万元,较 2010 年累计下降 16.55,圆满完成国家对我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的考核。 2.低碳能源有所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风电、煤层气、太阳能、水电等产业。 2014 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 6305.88万千瓦,其中风电 454.15 万千瓦,占比 7.20,约为 2010 年的 12 倍,为火电之后第二大类电源。 截至 2014年底,全省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 9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53。其中,地面抽采量近 35亿立方米,利用量达30 亿立方米;煤矿瓦斯抽采量 55 亿立方米,利用量达 20亿立方5 米。 2014年,全省煤层气发电装机达 305 万千瓦,占到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的 28.4。 全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发展较“十一五”末有所突破。据估算,我省 2014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至 2.30,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89.26。 3.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省三次产业比例由 2010 年的6.056.637.3 调整为 2014 年的 6.249.344.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提高。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优势突出,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50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批零、住餐四项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 52.5,排全国第 9 位,高于各省平均水平 2 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其他 5 省约 4.4 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全面提升。“十二五 ”期间,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 512”工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4.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我省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6 二五”目标任务。在淘汰 落后产能的同 时,以能耗考核为手段,将能效先进指标作为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的审查红线,在冶金、焦化、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六大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出台水泥和电力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实施 50余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节能管理标准和节能技术标准等地方标准,初步形成覆盖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标准体系。 2011-2014 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14.7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全省能效水平持续提升。 5.森林碳汇稳步增加 全省稳步推进造林绿化,每年造林 400 万亩以上, 2011 至2014 年共完成造林 1831 万亩,苗木成活率 85以上;营造碳汇示范林 4.5 万亩,苗木成活率达 9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4.5‰以下,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全省碳汇计量工作有 序开展,理论体系已基本确立,框架设置初步完成。“十二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 1, 森林面积由 2010 年的 282.4 万公顷提高到 2014 年的344.6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呈稳步增加之势,碳汇能力不断提高。 6.能力建设成效明显 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012年成立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组,并在省发改委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各项工作。部分市、县理顺了7 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或确定了专职负责人。 2015年成立了由省内外著名院士、专家组成的“山西省低 碳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政策体系建设逐步开展。 2011年 7 月,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晋政发〔 2011〕 19 号),全面指导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013 年 1 月印发了山西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晋政发〔 2012〕 34 号); 2014 年 4 月印发了山西省低碳创新行动计划(晋政发〔 2014〕 7 号); 2014年 6 月颁布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3-2020)。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全省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有序推进。编制完成 2005年和2010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启动 2012年和 2014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基本摸清全省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和排放量;开展我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研究,形成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统计报表制度(试行);确定了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送主体名单,开展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平台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温室气体站网建设,开展“山西省温室气体观测站网”两期工程太原及大同等 6个监测站的 建设。 宣传培训积极推进。举办了碳排放考核、低碳试点推进、统8 计核算能力建设等相关培训会;成功组织了 2013、 2014、 2015年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借助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举办低碳发展高峰论坛,紧扣低碳可持续发展主线,以“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为主题,吸引了 19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22所高校、 155个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参与低碳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 7.试点示范有序推进 我省积极配合国家低碳试点工作开展,有序推动省内低碳试点示范,开展了省级低碳市(县)、低碳产业园区试点工作,启动了低碳 社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截至目前,晋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交通运输部低碳交通专项试点建设进展顺利;太原、朔州 2个省级低碳试点城市,祁县、万荣等 13个省级低碳试点县(区)和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等 5个试点园区建设进入重点推进期;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 2014〕 489号)和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发改办气候〔 2015〕 362号)要求,我省已编制完成山西省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低碳社区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型综改的攻坚时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9 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 1.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压力持续存在 “十二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二氧化碳排放量从 2010年的 4亿吨左右增加到 2014 年的 5 亿吨左右,增长约 25。“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 放缓,但基于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发展不足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仍将是重心。伴随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一核一圈三群”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全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到 6亿吨左右。 2.高碳产业发展目标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难度 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是我省传统的高碳产业。据我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和焦化、钢铁、有色、电力、煤化工等五个传统优势产业三年推进计划,“ 十三五”期间 ,煤炭、电力等温室气体排放重点行业在不断提升减排水平的同 时,仍将大力发展。其中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将达到 9 亿吨标准煤,较 2014 年生产总量高出 25,原煤产量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1.2-1.4亿千瓦,比现有发电装机容10 量 6016 万千瓦翻一番; 2017 年电解铝产能将提高到 200 万吨,铝加工提高到 500万吨。 温室气体重点排放行业的大力发展,势必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将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刚性约束产生冲突。 3.改变煤炭主体能源的地位难度大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在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 重略有下降,但仍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的 89左右。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耗煤行业,仍将是我省“十三五”期间的主导行业;与发达省份电力需求相比,我省人均消费电量还有很大差距,电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电力供应的增加会带动以火电为主的煤炭资源消费量增加。另外由于资源禀赋、经济、技术等多方因素制约,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较弱。因此,“十三五”期间,煤炭在我省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还难以被取代。 4.科技创新基础难以支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支 撑。 2014 年,我省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 8.0,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仅占 5.4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62;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520 家,仅占全国总数的 0.66,在中部六省处于末位。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普遍存在“重引进、轻消化”现象,产业化制度建设和11 市场环境培育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支撑全省低碳发展。 5.分散的行政资源尚未形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力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环保、林业等多个领域。多数职能部门尚未充分认识控制温室 气体排放工作的重要性,在政策制定、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纳入。分散在各部门尚未有效整合的行政资源,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力,制约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推进的深度与广度。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战略,以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增加碳汇为手段,主 动控制碳排放强度,着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和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努力走一条符合我省特色的经济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低碳引领、统筹协调的原则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12 新常态,充分发挥低碳引领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切实增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能力。 2.坚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原则 重点控制能源和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开展交通和建筑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同时兼顾农业、废弃物处置等其他领域的温室气体 排放控制。 3.坚持科技支撑、全面创新的原则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低碳科技自主创新,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技保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深化改革、全面创新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 4.坚持全民参与、社会推动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低碳发展,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普及,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 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 2005年累计下降 45以上,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初步控制。 1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碳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低碳产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提升,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深入推进, 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推进顺利,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氛围基本形成;森林碳汇建设逐步加强,碳汇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国际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基本建成;统计核算 、评价考核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 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能力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基本匹配。 2.主要指标 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相对应,结合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3-2020),主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增加碳汇等方面,合理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指标,具体见表 1。 14 表 1 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5 2020 指标 属性 综合指标 单 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17] 控制在国家下 达的目标内 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 [16] 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内 约束性 调整产业结构指标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53 ≥ 47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5 预期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指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3.05 5-8 约束性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89.26* 73-77 预期性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12 预期性 增加森林碳汇指标 森林覆盖率 23 26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1.3 1.5 约束性 管理能力指标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基本完善 预期性 温室气体排放考核体系 基本完善 预期性 注 1天然气包含煤层气。 注 2需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新调整指标。 注 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两项指标需与国家下达目标对接。 注 4 []为五年累计数,且为目标值,不为实际值; *为 2014 年数据。 15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低碳发展作为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力。严格控制高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进低碳产业“支柱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减碳的最大驱动力,实现结构性减碳,构建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1.严控高碳行业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积极有效化解落后产能,严禁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炼焦、电石等新增产能项目,新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依法开展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加大淘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力度,为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的低碳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能耗强度约束。进一步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的划定,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高碳行业通过区域有序转移、集群发展。 16 2.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我省目前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新兴产业发展状况,集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打造成为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到 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 15左右。 高端装备制造业。 贯彻中国制造 2025战略,紧扣“创新驱动、布局优化、两化融合、绿色制造”发展要求,着力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以重点企业、园区、技术、项目为依托,建立先进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平台,构建高效完备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体系,加快提升装备 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动车整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煤机制造、电力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产业重要基地。 新材料产业。以精深加工和提升附加值为方向,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五大领域为重点,加快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煤炭、煤层气和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节能减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等重点工程,大力研发推广低碳先进技术,重点培 育先进装备和产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集17 群发展。 新能源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探索推广智能电网、多能互补、储能等多种技术创新,形成风电、光电、煤层气发电等多轮驱动的新能源供应体系。 3.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紧抓产业转型升级和“互联网 ”发展机遇,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市场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推进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扶持机制,加大政策支 持力度,努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制定“互联网 专业领域”发展规划,推动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力争到 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7,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文化旅游强省、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文化旅游业。以互联网 旅游和资本运营为手段,探索推进旅游业与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业资源和要素整合集成 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建设全省旅游基础信息资源底层数据库及数据存储应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18 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景区配套设施低碳环保水平,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新型建材和新能源交通工具,强化低碳宣传教育,打造低碳旅游路线和品牌。 现代物流业。科学规划布局全省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重点打造中部、北部、南部三大现代物流业密集区,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升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促进物流园区、物流基地高标准、低碳化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物联网第四方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通过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推广节能型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实现物流运输环节低碳化,提高电力、压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鼓励建立囊括全供应链和全物流环节的能源效率评估体系,识别主要耗能环节,有效降低物流环节能耗。 (二)建设现代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基地 在优化传统能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煤层气,科学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创新能源利用方式,强化能源管理,提高新能源的比重,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现代的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1.优化发展传统能源 19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鼓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广,促进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商品煤分级分质利用体系,提高洗配煤占商品煤的比重,推进煤炭清洁供应,提高清洁煤使用比例。 优化发展火电。依托低热值煤发电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重点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和高效洁净发电大型联合循环机组,改善燃煤发电装机结构;逐步提高煤层气发电和瓦斯发电比例,调整火电能源结构,降 低煤炭消费比重,到 2020 年煤层气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千万千瓦级。 2.提高煤层气和天然气应用比例 深入推进“气化山西”战略,加快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和“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潞安矿区、西山矿区和离柳矿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利用过境天然气资源,积极争取天然气配额,确保燃气供应充足;加快完善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矿区、重点城镇天然气和煤层气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用、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开展清洁能源替代,逐步提高燃气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到 2020 年,实现气化人口全覆盖,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 95以上。 3.继续挖掘水电潜力 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推进黄河大北干流古贤、碛口、禹门口水利枢纽和浑源、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到 2020 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550 万千瓦。对已有水电站实施提质改造、电气化改造及增效减排改造,提高水电装机有效利用20 小时数。 4.科学合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充分利用我省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合理推进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以大同、忻州、朔州为重点,加快推进晋北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和各类并网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大同、长治、运城等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同、阳泉等地采煤沉陷 区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快光伏分布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深入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积极开展太阳能供热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究,支持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扩大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领域。到 2020 年,风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1800-2200 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900 万千瓦。 5.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利用 充分利用玉米、小麦等秸秆资源,加快秸秆集中气化,推广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灶应用;开展垃圾填埋发电试点示范,充分利用垃圾填埋气;保障现有沼气设施稳定运行,实施规模化养殖配套沼气工程 ;利用盐碱地、荒草地等闲置土地资源,培育专用能源植物品种,加强非粮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开发生物燃料乙醇示范项目;开展浅层地能资源调查,重点鼓励大同、忻州等地热资源分布区因地制宜推进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示范。 6.加快推进储能和电网智能化建设 21 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继续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促使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升级,提高电网输送效率,降低电网线损率,为我省水电、风电、光伏、煤层气等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促进能源 供应低碳化。开展储能设施建设,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到 2020 年,实现我省智能电网全覆盖。 7.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 以城市、工业园区等能源消费大户为重点,推动天然气、煤层气等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加快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利用。推动太原市、晋城市天然气和晋北地区风电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建设,配套建设区域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稳步提高分布式供能比重。 在分布式能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智能天然气管网、智能热网等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新技术推进气、电、热、冷有机联合,探索建设立体化的能源互联网。 (三)严控工业领域排放 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 以提高能效为核心,优化用能结构,加强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力度。到 2020年,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工业领域温室气体22 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1.引导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以国家低碳产业园区和省级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逐步引领全省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重点强化园区规划引领,将低碳理念纳入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制定适 合各自特点的低碳产业园区实施方案,实施现有园区低碳化改造。完善入园条件和管理流程,开展入园企业碳筛查,鼓励聚集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优化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在园区中的应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合理规划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互补与共享,减少园区资源能源消耗;推进节能低碳技术标准、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碳排放管理平台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园区碳排放管理体系。 2.全面实施工业能效 提升计划 深入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控制煤炭消费,提高可再生能源、燃气、电力的使用比例,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在煤炭、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重点耗能 行业深入推行能效对标,主23 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3.控制煤炭工业温室气体排 放 加快推广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优先在主力煤矿建设低浓度瓦斯抽采系统与高浓度瓦斯抽采智能调度系统,从源头上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排放;在煤炭采掘、运输、洗选工艺过程中对通用机械系统、大型用电设备的电力拖动装置进行节能改造,降低煤炭开采洗选综合能耗;改造煤炭供应管理和运输体系,简化生产运输环节,减少输送过程的耗能损失。 4.控制电力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结合我省低热值煤发电和超低排放改造行动,加快关停服役期满、能耗指标高的煤电机组,严格控制新建机组效率水平,重点鼓励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节能发电机组,大幅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比例;大力推广应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等技术,提高燃煤利用效率及发电效率;支持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电力行业示范项目和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 5.控制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严格控制产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升级;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 -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烧结机全部安装余热回24 收装置,焦炉采用干法熄焦、高炉全部配备高效喷煤和余热余压回收装置,提升转炉负能炼钢水平。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煤调湿技术、捣固炼焦技术、低温烧结技术、高炉高 效喷煤、高炉脱湿鼓风技术、高炉热风炉双预热技术、低温轧制技术、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等;全力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循环工厂。 6.控制有色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有色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提高采矿、选矿效率;铝行业推广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高效节能技术、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技术、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电 解铝生产采用新型阴极结构、新型导流结构和高阳极电流密度等先进低碳工艺,电解铝液直接制备合金锭坯等短流程加工制造技术、套筒竖窑及蓄热式竖式还原炉技术。铜冶炼推广氧气底吹炉炼铜等技术,实施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合理应用防护性气体,开展防护气体替代品研发,减少含氟气体使用和排放。 7.控制化学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大力推进“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转化力度,努力形成以现代煤化工为主,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煤基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提升以煤制烯烃、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能占比;合成氨行25 业加大对既有企业的综合节能改造,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电石行业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推广电石炉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节能技术;己二酸、硝酸生产行业采用控排技术减少氧化亚氮排放。 8.控制焦化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努力提升产能利用率,推进行业焦炉装备水平升级。大力扶持骨干企业推广干熄焦、入炉煤调湿、焦炉单室调压技术、烟道余热利用、初冷水和循环氨水余热利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到 2020 年,实现焦炉 煤气全部利用,具备配套干熄焦能力的大型焦化园区占比达到 80以上,余热余压利用率大于 90。 9.控制水泥工业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实施水泥行业能效对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节能低碳改造;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鼓励企业以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非碳酸盐固体工业废渣为原料生产水泥,通过原料替代减少熟料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发展散装水泥、高等级水泥和新型低碳水泥。 (四)控制农业领域排放 1.加快发展低碳现代农业 在六大河谷盆地,将低碳理念与现有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相结合 ,以高端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以农业综26 合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能低碳技术和农业高效低碳发展模式,逐步推进全省农业低碳发展。 2.控制种植业领域排放 深入推进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和缓释肥,减少化肥施用的氧化亚氮排放,提升农田碳汇;推广耕作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节能型农业机械研发与推广,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农业机械,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减少农业机械作业量。到 2020 年,全省 玉米、小麦、棉花、 果树、蔬菜、小杂粮等作物上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占农田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 85以上。 3.控制畜禽养殖领域排放 推广雁门关畜牧业循环经济生态养殖模式,逐步提高标准化规模饲养比例;优化反刍动物饲料配方,改善喂养方式,减少饲料消耗;改善饲料成分,合理增加饲料中天然物用量,提高饲料消化率;选择具有稳定畜禽粪便等原料来源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大型、特大型沼气工程示范建设,逐步加大沼气、有机肥生产比例,减少动物粪便管理中的甲烷及氧化亚氮排放。到 2020 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实现资源化利用。 4.控制农村生 活领域排放 继续推广清洁炉灶和省柴节煤炉;扎实推进绿色能源县、乡、27 村的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农户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居民生活用电比例,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农用沼气 3 万户,新增节能炕 25 万户,新增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 32 座 。 (五)控制城镇建设领域排放 1.统筹规划建设,避免城镇建设高碳锁定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贯彻低碳理念,统筹规划、分类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强化规划研究,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协调各类空间发展规划,实行“多规合一”。优化城市结构空间布局,实现集约高效用地和混合功能用地;提高建筑设计建造标准,延长建筑使用年限,合理控制建筑总规模;统筹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管网、信息、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中水回用、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设施建设,倡导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分类收集管理,提高回收利用水平,为低碳化发展提供良好基础,避免城镇建设高碳锁定。 2.控制交通运输体系温室气体排放 建设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化铁路、公路、机场、轨道交通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一体化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推进区间交通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