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的通知 (青政 [2008]58 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已经省政府第 13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 00 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 前言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定的有关义务,国务院专门制定下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到 2010 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既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 “ 敏感区 ”和生态环境 的 “ 脆弱区 ” ,也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和演化的中心之一。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 “ 生态源 ”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方面不仅地位特殊,而且作用显著。青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既有星罗棋布的内陆湖泊,又有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流,被誉为 “ 江河源头 ” 、 “ 千湖之地 ” 和 “ 中华水塔 ” ,黄河 49%的水量、长江26%的水量,澜沧江 16%的水量从青海流出,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将实施人工增雨、保护环境 和节能减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青海省成立了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制定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本方案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青海实际,明确了当前至 2010 年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青海省将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国内外合作,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不断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配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应对 青海、我国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青海气候变化与我国及全球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青海省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科学研究,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青海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观测资料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青海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青海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气温增暖显 著。 1961-2006 年的近 46 年来,青海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1. 5℃ ,明显高于我国及全球增温平均值。 2006 全省年平均气温是近 46年来最高的年份,比 1961-2006 年的平均值偏高 1. 4℃ 。就不同区域而言,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每 10年东部农业区为 0. 24℃ 、环青海湖地区为 0. 34℃ 、三江源地区为 0. 32℃ 、柴达木盆地为0. 44℃ ,柴达木盆地是全省增温最明显的区域。从气温变化的季节性来看,冬季增温最显著, 1961-2006年全省冬季平均气温上升了近 2. 6℃ , 1987-2006年的 21 年当中有 16年出现了全省性的暖 冬。 二是降水量变化不显著。 1961-2006 年青海年降水量呈现出微弱的增多趋势,平均每10 年增加 1 毫米。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十分显著, 20 世纪 60、 80 年代降水偏多, 70、90 年代明显减少, 21 世纪以来呈增加趋势。降水量的区域性变化差异较大,柴达木盆地降水量每 10 年增加 5. 6毫米,而东部农业区降水量每 10年减少 5. 2 毫米,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则表现为微弱增加趋势。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变化不甚明显,秋季减少,冬、春季增加。 三是近 46 年来青海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出现 了明显变化。 1干旱加剧。 20 世纪 60-80 年代,青海省农业区干旱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严重程度相对较弱,年受灾面积均在 20万公顷以下。进入 90 年代以来,干旱灾害明显加剧,有 5年受灾面积超过 20 万公顷。 2大降水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大,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增多。 3冰雹灾害增多,程度加重。 1960--2000年青海雹灾的受害面积逐年增多, 21世纪以来雹灾影响更为突出,但东部农业区防雹炮控区内受灾面积呈减少趋势。 4雷电灾害频繁。近年来青海雷暴日数显著增多,雷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 1997-2006年青海高原雷暴日数每年以 3. 2 天的速率增多。 5雪灾发生频次减少但强度加大。2008 年 1 月中旬 -3 月上旬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全省性雪灾,其中 1月中下旬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雪量偏多 1-37. 2 倍,降温幅度在 1. 1-16. 0℃ 之间,平均气温偏低 0. 3-3. 8℃ ,对农牧业、交通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青海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增暖,预计到 2030 年,全省平均气温将上升 2. 2-2. 6℃ ,高原积雪、冰川和永久冻土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到 2020 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 -3%,到 2050年将增加 5% -7%,极端气 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大。 二、青海气候变化的背景及可能成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过去 100 年 1906-2005年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 0. 74℃ ,陆地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近 50年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增加,极端温度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冷昼、冷夜和霜冻已变得较为少见,而热昼、热夜和热浪则更加频繁, 70年代以来更大范围内观测到了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干旱。中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 0. 5-0. 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 50 年变暖尤其明显。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近 50 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90%以上可能性 。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为青海气候的变化提供了背景,人类活动同样很可能是造成青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 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 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379ppm,为 65万年来最高。根据地处海南州瓦里关山的中国大气本底观象台监测, CO2、 CH4等温室气体浓度同样呈明显上升趋势,与青海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 1995-2006年 CO2浓度由 360. 52ppm 上升到 382. 59ppm, 11年间上升了 22ppm;1992-2006年 CH4浓度由 1787. 34ppb上升到 1832. 66ppb, 15 年间上升了 45ppb。 三、青海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 68. 6 亿元,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 三北 ” 防护林、退牧还草、沙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截止 2007 年底,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6个,保护区总面积 2182. 2 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30. 21%,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体系。 自 2000 年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草 57. 8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 19. 3万公顷,荒山植树种草 38. 5 万公顷,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面积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 50%左右,退耕还林 草 和荒山植树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造林种草的成活率在 80%以上。 2005 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工程。目前,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效果初步显现。到 2007年底,治理沙化土地4434 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 98 万公顷,封山育林 15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2. 1个百分点,累计建成围栏草地 652. 21 万公顷,草地补播 4. 72万公顷,改良草地145. 36 万公顷。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等敏感行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 十五 ” 期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业手段不断增加,作业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抗旱型增雨向抗旱和增蓄型增雨并举的跨越式发展。东部农业区平均每年增加降水 15亿立方米,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黄河上游地区平均每年增加降水 35 亿立方米 ,对促进三江源地区植被改善、畜牧业发展,提高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发电能力、增加发电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工防雹作业区控制面积达到 25. 3万公顷,比 “ 九五 ” 增加 3. 33 万公顷,冰雹受灾面积从 “ 九五 ” 平均每年 2 万公顷,减少到平均每年 1. 67 万公顷以下。 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环保工程投入 15. 4亿元,约占总投入的 4. 6%,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在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了环保监理。在自然保护区内,遵循 “ 能避绕就避绕 ” 的原则,尽量避免破坏植被,采用先进技术进行高原冻土区植被恢复与再造,使植 物试种成活率达 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建立了 33 个野生动物通道,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这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二 发展清洁能源与改善能源结构 大力开发利用水能、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通过扶贫开发项目在农村牧区因地制宜的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使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提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由1990 年的 51. 54%下降到 2006 年的 37. 94%,水电、天然气比重分别由 1990 年的32. 97%、 1. 03%上升到 2006年的 40. 24%、 15. 92%。 2006年,水力发电量达 205. 19 亿千瓦小时,占总发电量的 74%,同比增长 30. 3%,显著高于全国 14. 7%的比例和 5. 1%的增长率;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 223 万吨、 3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2%和 0. 7%,农村牧区新建日光节能温室 1万栋,畜用暖棚 3030 座,建设农村“ 一池三改 ” 沼气池 10万户。 三 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实施相应的地方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 显著变化。 “ 十五 ” 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0 年的 14. 6 43. 3 42. 1 调整为 11. 6 48. 7 39. 7;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牧业、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资源开发规模化水平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服务业稳步发展,高原旅游业成为新亮点。 四 节能减排 成立了青海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任组长,省委常委、副省长徐福顺、省委常委、 副省长 ***堂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经委、环保局等 18个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编制下发了青海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青海省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以及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引进和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提高了重点耗能行业的资源利用率。 五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与科学研究 建立了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开 展了连续、动态的气候变化监测业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 52 个,高空探测站 7个,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 46 个,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1 个,国家一级牧业气象试站 1个;农牧业病虫鼠害监测点 30 个;水文站 39 个;地质环境监测站 1个;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冻土观测点 78 个;在三江源地区设立了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站 14 个和近 500 个监测点。 配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在海南州瓦里关山建立了中国大气本底观象台,这是根据全球大气监测计划 WMO/ GAW在欧亚大陆腹地建设的第一个大陆型本底全球基准观象台。开展了包括温 室气体、大气臭氧、气溶胶、太阳辐射、气象和边界层气象、降水化学等多方面的观测,为研究全球和区域性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中心和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青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的监测、评估、预测等业务和科研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科学院设立的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不仅被列为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的重点野外台站 ,而且已被纳入国际冻原研究计划的野外观测与研究台站,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承载的规律、机制和预报研究 ” 、 “ 全球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和 “ 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 ,完成了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 “ 青海省历史资料的恢复和重建 ” 、 “ 青海高原地区冰雹的预测与防御研究 ” 、 “ 我国牧区暴风雪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研究 ” 和 “ 三江源湿地的区域气候生态效应监测评估技术 ” ,组织实 施了原国家环保总局 “ 七五 ” 攻关项目及科研项目“ 青海湖水位下降成因分析研究 ” 和 “ 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 “ 青海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 “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 “ 气候变化与青海高原冻土的相互作用研究 ” 和 “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环境影响初步研究 ” 、 “ 利用树木年轮信息研究青海湖地区历史气候变化 ” 等,为客观认识青海气候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规律,提高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六 气候变化的教育与宣传 加大了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邀 请省内外气候学专家、学者开展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学术报告会;组织多批调研组前往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听取有关气候变化对青海省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敏感行业影响的报告;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青海藏区问题调研团报告有关青海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影响,使青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承办了第九届 “ 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专家论坛 ” 、 “ 气候变化与三江源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 、 “ 青海省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论坛 ” 等多次学术研讨会;开展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利用世界 纪念日活动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技新闻,促使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识稳步提高。 气候变化导致了青海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冰川退缩及水资源减少、冻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蜕化问题,对农牧业生产、交通、旅游、建筑、林业、能源等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未来气候变化还将对青海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敏感行业产生重要作用。由于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单位 GDP 能耗大、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弱,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 一、与 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省情 一 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青海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气温低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辐射强烈,无明显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取暖期普遍在半年以上,采暖能耗大。高寒缺氧,植物生长期短,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繁且严重,受灾面积大,主要有干旱、雪灾、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低温冻害以及草原森林火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明显多于我国 其它同纬度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00年的 51 年间,全省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约 4000 余次,造成 2200多人和 2277万头只牲畜死亡,减产粮食 44亿公斤,其中气象灾害 3843次,占自然灾害总次数的 90%。近年来,全省每年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 130 多万,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 10 亿元以上。 二 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现象严重 青海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由于高原隆起时间不长,下垫面物理属性较差,多数土壤、植被尚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受到外界 干扰时,自身调节机制不健全,恢复能力较弱,一旦破坏即发生退化现象,恢复难度大、过程十分缓慢。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评估报告以水资源、热量资源、干燥度、土地数量和质量、地表植被盖度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建立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青海的生态环境脆弱度达 0. 8045,为我国生态环境极强脆弱省区。青海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沙漠化、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为主的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一是草地退化严重, 2000 年全省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633. 3 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 51. 7%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 2000 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33. 4 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 0. 21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大;三是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全省沙漠化面积为 1255. 8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 5%,居全国第三位,并以每年 2. 5万公顷的速度扩大。 三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青海是我国高寒地区少有的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现有高等植物 3000余种,其中 55 种被列入青海省第一批重点保护林木名录,陆生野生动物 411种,其中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类分别占全国动物物 种的 24. 6%、20. 2%、 3. 2%。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所占比重虽不高,但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却占 40%,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 74 种。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境的恶化以及分布区域的缩小,生物资源物种资源量急剧下降趋于濒危。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 15% -20%,高于世界 10-% 15%的平均水平。其中,雪豹、猞猁、藏原羚、盘羊等曾经在青海藏区广泛分布的物种,如今数量急剧减少而濒临灭绝;在上个世纪中期,普氏原羚是环青海湖地区常见的动物,但目前现存约 300多只左右,成为 了极度濒危的物种。 四 可利用水资源短缺 青海可利用水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水资源总量多,开发利用程度低。境内水资源总量 629. 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16 位,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136. 87 亿立方米,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 5. 24%。二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布局极不匹配。黄河水系水资源量占全省的 33. 1%,区域内人口、耕地面积、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 84. 4%、 83. 4%、 69. 3%。尤其是湟水干流区域,水资源仅占全省的 3. 5%,流域内人口、耕地面积、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占 全省的 58. 20%、 50. 7%、57. 0%。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已成为困扰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五 冻土退化 近 46 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海冻土呈现出冻土温度显著升高、冻结持续日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和多年冻土面积萎缩、季节冻土面积增大以及冻土下界上升、上限下降等总体退化的趋势。尤为重要的是,冻土退化使其所具有的控制植被成为适应严寒、干旱生境的年轻植物区系、大厚度区域性隔水层且其活动层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等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减弱,冻胀、融 沉作用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地质功能增强,从而加速了高寒草场的退化和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引发出更多的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 六 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艰巨 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低。 2006年全省 GDP 为 641. 05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总量的0. 3%,地区生产总值 83 亿美元,两者均列全国倒数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000. 3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58. 37元,城乡差距 6641. 98 元;青海能源消耗量大, 2006 年青海省单 位 GDP能耗 3. 121 吨煤/万元,同比增长 1. 5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3. 64吨煤/万元,同比增长 5. 96%,均列全国第 31 位;能源结构不合理,原煤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2006年青海能源生产总量 1975. 03 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 62%、 21. 44%、 16. 13%和 16. 86%,能源消费总量为 1903. 22 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40. 24%、 37. 94%、5. 90%和 15. 93%。 二、气候变化对 青海的主要影响 一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青海生态环境表现出如下退化趋势一是草场退化, 20 世纪末三江源地区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已达 1246. 67 万公顷。二是土地沙化, 1959 年青海省沙漠化土地面积 596 万公顷, 20世纪 80 年代中期,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至 957. 5万公顷, 90 年代中期后又增加到 1255. 8 万公顷。三是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达 3342万公顷,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4. 86 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 46. 3%,侵蚀程度均在中度以上,年平均输 沙量达 2332 万吨;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10. 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输沙量达 1303 万吨。目前,全省每年平均新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0. 21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和长江的泥沙量分别为 8814 万吨和 1232万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青海植被将略有好转,水土流失趋缓,但对沙漠化的影响不甚明显。 二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青海出现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湿地退化等一系列的水资源减少趋势,其中 1961-2006 年,青海湖水位以每 10年 0. 752米的速率呈下降趋势,但 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略有上升; 1961- 2006 年黄河上游年平均流量以每 10 年 40. 1立方米/秒的速率减少,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减少最为明显; 1990-2002年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冰川面积由 1990 年的 166 平方公里退缩为 2002 年的 101. 94平方公里;黄河源区湿地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尤为显著, 1990-2004年减少了近 200 平方公里。尤为重要的是,青海作为三江之源,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减少问题势必对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未来 50-100 年青海气候变 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高原积雪、冰川面积将进一步缩小,将对青海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可能明显减少,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可能显著增加,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可能增大;二是青海主要农业种植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东部农业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 三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最为直接一是作物生长季延长,有利于冬小麦等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二是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作物 病虫害增多,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三是无霜期间隔日数延长, 20 世纪 80 年代较 60年代延长 8-15 天,霜冻发生的频次减少但对农作物的危害加重;四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其中东部农业区每次施肥量增加近 5%,柴达木盆地每次施肥量增加约 6%;五是农业水分供需矛盾加剧,旱区农牧业和灌溉农牧业的发展前景受到威胁,农业生产的整体投资和成本大幅度增加。未来青海持续增暖情况下,春小麦产量将可能下降、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大、产量增多、复种指数提高,传统农作物适应性降低,特色农作物品质可能有所 下降,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 对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地区牧草生育期天数延长了 3-5天,天然放牧时间延长;二是夏秋季草场利用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冬春季草场的压力;三是干旱加剧,植被发育不充分乃至退化,由此带来生物总量的减少、草场载畜能力的降低;四是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牲畜因冻、饿而批量死亡现象加剧。虽然未来 50 年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增加 5% -7%,但由于降水总量较小,降水量增多的绝对量不大,且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干燥度将继续加大,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对高原牧业的影响不容 乐观。 四 对林业的影响 受特殊自然条件限制,青海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的抗逆性、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 4. 4%,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气候变暖已经对青海林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增加,人工造林面积保存率由 “ 九五 ” 初的 30% -40%提高到 “ 十五 ” 末的 60%,林木活立木总储量达到 4101. 39万立方米;二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趋强, 2007 年青海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 360 多万公 顷。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青海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面积将可能进一步增大。 五 对旅游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趋明显一是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向两端延伸,旅游季节延长,旅游旺季由以前的 4 个月延长到 6 个月;二是低海拔地区气温的进一步增高,西宁作为消夏之都,避暑休闲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三是人居环境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有利于休闲度假和健康旅游的开展;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给生态旅游带来不利影响;五是暴雨、洪涝、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旅游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六 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青海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路面冰雪、大风、暴雨、洪涝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增多,道路冲毁、交通中断现象普遍发生,青藏铁路白海石湾至海晏段仅 1958-1992 年共发生泥石流灾害 60 余次;二是冻胀、融沉作用加强,对公路、铁路路基产生严重影响,道路维护成本增大,青藏公路由于冻胀、融沉作用而受到严重损害,仅 1991-1995年共投资 8. 5 亿对公路和桥梁进行了整修;三是雷电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加强,特别是青藏公路沿线地滚雷对公路运输的影响严重,造成运输中断等现象的发生。未来青海气温持 续升高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可能将趋于增强。 七 对建设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青海建筑业的影响较大一是高原气候变暖降低了建筑物的采暖能耗;二是气候变暖有效地延长了建筑工期,风速的减小减少了作业的难度,提高了建筑物构配件的安全性,有利于加快建筑进度;三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强降雨对城市道路和排洪系统的影响、强雷暴对电子设备、高楼建筑的影响等;四是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城市 “ 热岛效应 ” 的增强,增加城市建设的成本。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青海建筑业在面临如何进一 步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范的设计标准、缓解 “ 热岛效应 ” 问题的同时,可利用气候变暖延长建筑工期、降低建筑风荷载设计值和防寒保暖标准。 八 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青海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造成如下影响一是气温升高使取暖期缩短,冬季供暖能源消耗降低;二是气温升高使火力发电的能耗减少,有利用提高能效;三是气候变化导致了黄河上游流量减少,致使水力发电屡有阶段性不足,电力供应将受到影响;四是气候变暖使夏季制冷能耗开始增加;五是雷电、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对电网的传输系统造成影响,引发电力供 应短时中断等。未来青海气候进一步变暖,以上影响可能会加剧。 九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青海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利用率低、草地多产量低、林地面积少的特点。目前青海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为 4404. 5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61. 4%。近年来由于气温升高,宜农土地及高中产田增多,夏秋季草场略有增加,有利于牲畜转场和缓解冬春季草场压力,宜林土地稍有增加,利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但是受干旱、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未来青海的气候变化将有利于农田复 种指数的提高和宜农土地的增多,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趋缓,宜林土地将有可能继续增多。 十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青海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极端低温天气日数减少、高温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人体舒适日数明显增多;二是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增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虫媒传染病增多;三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增加容易导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某些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事件增多;四是媒介动物生长繁殖环境时空范围扩大,从而使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期扩大。未来青海气候持续变暖,以 上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一、指导思想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立足青海实际,面向国家和民生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青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全面实现小康。 二、原则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 国家需求与青海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气候变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 峻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从国家需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密结合青海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的基本省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迎接挑战。 二 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原则 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外交等诸多领域,影响到所有的地球生物,是全人类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在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要全 面规划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优先确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统筹全局与局部利益,兼顾近期需求和长远目标,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适应与减缓兼顾并重的原则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减缓气候变化是长远目标。要合理确定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各行业、各部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加强适应性,减少脆弱性,趋利避害,节能降耗,切实依靠三江源地区、青 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和东部黄土丘陵区等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努力提高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 以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原则 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力度,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节能技术、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固碳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等,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 广泛合作与实现共赢的原则 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和农牧民奔小康的要求三者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找到最佳结合点。积极推动国内外合作,借鉴成熟的经验、方法、技术,加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以及农牧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进行合作,使应对气候变化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三、目标 总体目标是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应对气 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不断增强,建立组织有力、运转有序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根据以上总体目标,到 2010 年,青海省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大力开展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和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好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恢复天然林草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到 2010 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 万公顷,治理草场退化面积 1300 万公顷,野生 动物物种和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进一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农牧业,立足高原气候变暖的区域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扩大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到 2010 年,初步建立起适应高原气候变暖的现代农牧业模式。 --通过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适度开采地下水,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 2010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 33 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1万公顷,适度发展草地灌溉,新增饲草地灌溉面积 0. 67万公顷。 --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二 加强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能源制度建设和监管,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到 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 2005年降低 17%左右,以有效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努力降低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效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到 2010 年,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到 3. 03吨煤/万元,较 2005 年降低 12%,使工业生 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 2005年的水平上。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资源,积极采取建设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大力普及以沼气为主的 “ 一池三改 ” 、太阳灶、秸秆气化技术等措施,努力促使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迈上新台阶,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到 2010 年,全省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中水电、石油、天然气、煤炭所占比重分别为31. 4%、 11. 2%、 24. 4%和 33%,能源消费总量中四者的比例分别为 17. 3%、 8. 1%、 20. 5%和 54. 1%。 --通过实施 “ 三北 ” 防 护林、退耕还林 草 、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到 2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