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科委(科技局)、气象局,市级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科委、市气象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 及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庆市气象局 二 OO 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 科学普及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的通知(气发﹝ 2008﹞ 3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加大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的力度,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重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相继发生了2006 年百年一遇的大范围高温干旱、 2007年渝西地区特大暴雨洪涝、 2008年长时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是面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 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通过开展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大力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结合国家和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目标任务, 将气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全市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科学普及工作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和规范气象科学普及网络,增强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 “3.23” 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普日、气象夏令营等契机,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普及宣传有关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学背景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参与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 3.积极推动有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气象台站向公众的开放 工作,使其在完成正常工作任务的同时,逐步成为面向公众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的基地。定期面向公众开放市气象台、市气象影视中心、市气象科普馆等科普场馆。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气象类实验室、科技馆逐步向公众开放。 4.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材或课外读物,向中小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面向学生组织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气象科学知识竞赛、青少年气象夏令营等科普活动,对学生进行气象基础科学知识、应对气候变化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的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气象科技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 “ 二次宣传 ” 的能力。 5.加强城镇社区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根据不同特征的居民群体,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科学普及活动,增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自觉性,增强对各种气象事件的正确认识能力,以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6. 重视和加强农村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农民群众普及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要点,结合气候变化的影响,推出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品,增强农民群众应对气候变 化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组织印制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册、知识挂图、减灾防灾气象历书等,并分发至各行政村。 7. 重视和加强对企业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关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避知识进行普及,加强对各类相应气象服务产品的推荐和宣传,以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避免损失。 8. 进一步加强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以公交车、轻轨及火车等的车厢、车站、站台为平台,推出宣传折页、宣传画报、口袋书 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品,进一步拓宽相关知识普及的覆盖面。 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应在公交车、车站、码头、广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安排一定时段宣传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同时刊登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 9.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图书和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良好氛围。 10.切实加强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大力发展气象台 (站)类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其科普教育功能。 11.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作。广泛组织气象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际,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文字、图像、音响、影视、模型等科普作品。组织开展互动式科普展品的研究开发,促进科普宣传传播新形式、新载体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12.建立和发展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之能够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开展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将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传播到千家 万户。 四、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 1.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气象科学普及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统筹协调气象科学普及工作规划、计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政策引导,对在气象科学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2.建立气象科学普及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气象科学普及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创造条件激励他们将所掌握的气象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 3.建立气象科学普及的社会化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全力合作、社会各界通 力协作的气象科学普及工作体系,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4.引导、支持气象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发挥他们在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中的作用,为气象科学普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5.多渠道增加气象科学普及工作的投入,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经费,开展气象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工作;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应安排适当的经费,用于科学普及工作。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气象科学普及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