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返回 相似 举报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3l卷 第2期 2009年2月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相震 吴向培 1.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4;2.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 通过对森林碳汇发展背景的概述,分析了国际、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深人剖析了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 素和存在风险,并对森林碳汇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成本低、效益好的COz减排效 果,为实现全球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森林碳汇项目 影响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CO 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 能力。森林碳汇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减少大气中COz 的积累量,从而减少CO 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作 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生物 量,是地球碳循环重要的汇和库,其与气候变化有 着直接的联系。文献[1]报道,森林每产生1 m。生 物量,平均吸收1.83 t CO ,有很强的碳汇功能。 周国逸等 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 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 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 森林碳汇量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有效地解决CO。上 升的方法[引。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致使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大量CO ,加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 降,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大气中的CO 浓度 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碳循环。降低和稳 定大气中CO 浓度的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污染物 减排;二是吸收CO 。后者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 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碳汇作用。通过植树造林 吸收、固定CO。,通常其长期单位成本远低于通过 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这 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 重视的主要原因。 1森林碳汇发展背景 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CO 与日俱增,削减CO 排放量,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共识 ]。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 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 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1个 全面控制CO 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健 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 社会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 本框架。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 有法律约束力,旨在降低CO。排放量,将CO 浓度稳 定在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为缓解全球气候 变暖趋势,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 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 在20082O12年必须将CO 年排放量比1990年削 减5.2 。有约束的CO。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 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上碳交易机制主要 有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贸易 ET,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市场解决方 法。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越来越予以关注,如波恩 政治协议、马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再造林等活动 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CDM,鼓励各国通过绿 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的CO 排放量。 2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 综观整个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市 场,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森林碳汇项目由 于规则、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不确定性、不稳定 性等诸多因素,目前交易项目少。以巴西为首的拉 美国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汇方面表现踊跃,主要是 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的碳 吸收速率较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他们之前的 造林规模有限,现在可以用来进行造林和再造林的 第一作者相震,男.1970年生,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规划、环境工程研究。 ·94· 相 震等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土地潜力较大。在京都议定书的第1承诺期内,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的 COz减排量不得超过其总减排量的1 ,即可在全球 流动抵工业CO。减排量的森林碳汇约为3 500万t, 已在国际森林碳汇活动形成竞争机制。 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 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开展造 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 和积极支持。自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针对气候谈 判出现的新进展,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 室以来,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与日俱增。 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 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 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 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 组织实施全球第1个CDM森林碳汇项目和多个森 林碳汇试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 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1个森林碳汇项目落户内蒙 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双方约定,在第1个5年有 效期内,意大利投资I53万美元,在敖汉旗荒沙地造 林3 000 hm ,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CO 减排指标将 归意大利所有,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筹集了生态补 偿资金,减轻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以中国科学 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 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 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 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已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以 促进吸纳民间资金开展以固定大气中CO2为目的的 造林、经营森林及建设能源林基地,并投资森林碳汇 项目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北京市将建立中国绿色 碳基金北京专项,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 及个人为森林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 3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分析 3.1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 1国际间相关政策不协调,影响森林碳汇市 场的发展。国际气候政策变化,特别是京都议定 书第2阶段减排如何实施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相关市场规则有待完善,因此森林碳汇交易双方承 担的风险较大。 2森林碳汇功能、碳汇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尚 不能为碳汇交易、碳汇林经营、碳汇贸易政策提供强 有力的技术支撑。 3森林碳汇数量的实时监控系统没有建立起 来,严重影响了购买方对碳汇林效果的信用度。 4森林碳汇的收益不确定性较高。 3.2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风险分析 1森林碳汇项目需要完成制定方法、证明额 外性、避免碳泄漏等复杂事务,还需经过实施国政府 批准,并且须由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派出的“指 定经营实体”多次审查,最后由联合国CDM执行理 事会批准,项目存在不被批准的风险。 2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都会使森林受损,导 致所储存的碳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使森林的总碳 储量发生变化。如果森林碳汇项目发生碳逆转,其 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将会减少,导致CDM森 林碳汇项目参与方在进行CERs交易时得不到预期 收益,进而导致碳汇项目的交易风险。 3CDM造林项目形成的人工林在项目期内 甚至在项目期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被破坏, 这要求碳汇输出国在交易确定时间内不能改变这些 土地的性质,进而导致碳汇实施国必须承担土地利 用方式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 4森林碳汇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森林碳汇交易从理论 转变成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市场工具之一,已 从最初的自发交易发展成为有一定制度和规则的市 场机制,成为实现全球CO 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林、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的研究不断深入,正在 为市场交易提供日益可靠的技术支持,国际社会不 断完善运作规则,无疑降低了森林碳汇交易的不确 定性,为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提供更 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通过实施CDM森林碳汇项目,可引人大量 国外资金如国际生物碳基金等开展生态林业项目, 缓解我国林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促进我国的生态环 境建设。同时,还引进国外先进的森林管理技术,提 高我国森林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此,我国在考虑具体 国情和林情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碳交易进展,不断探 索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 新,必将促进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 碳交易发展迅速,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服务领 域并正在实践环境服务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的框 架下,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成 下转第99页 · 95 郝春明等基于地球化学标准化方法的平湖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频繁有关,也与乍浦镇为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相对 单一有关。Pb的迁移途径主要来源于大气干湿沉 降[1 引,周边城镇的大气干湿沉降导致了平湖市农 田土壤Pb的增加;Cd的污染有可能与污水灌溉有 关系。其他乡镇如林埭镇表现为Cd、Pb、As、Cr、 Zn、Cu和Ni人为污染;新埭镇为As、Ni、Pb和Cd 人为污染;曹桥镇为Ni、Cr、As、Cd和Hg人为污 染;钟埭镇为Cu、Ni、As、Cr和Hg人为污染;广陈 镇为Zn、Cu、Ni、As、Cd和Cr人为污染;新仓镇为 Zn、Pb、Ni、As、Cr和Hg人为污染;黄姑镇为Zn、 Pb、Ni、Cu、Cr和Cd人为污染;全塘镇表现为Cr、 Cu、Ni、Pb、Zn和Cd人为污染。不同乡镇农田人为 污染类型差异可能与土地种植管理方式有关,随意 施肥和污水灌溉均会造成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 人为污染。李海华等口 、邓焕广等口 研究发现,乱 堆、乱放生活垃圾的渗滤液流入农田也能造成土壤 重金属污染。 3结论与展望 1平湖市农田土壤Cr、Pb、Cu、Zn、Ni和As 与标准化元素Al线性相关性较好,地球化学基线 值可信;Hg和Cd虽与Al线性相关性不好,笔者认 为其基线值也可信。造成Cd和Hg与标准化元素 Al的线性相关性不好的原因可能与Cd和Hg受土 壤环境或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有关,具体原因还需进 一步探讨。多变量聚类分析发现,Cd和Hg各自为 一族,Cu、Pb、Ni、As、Cr和Zn为一组合族,这与元 素本身地球化学性质有直接关系。 2平湖市约50 的农田土壤受到了重金属人 为污染,除5.6 的农田土壤受到了Hg中度人为 污染外,其余均为轻微人为污染。不同城镇重金属 人为污染类型不同,可能与土地种植方式不同有关。 加强农药化肥的科学指导、灌溉水源的水质监测和 生活垃圾的统一管理,对该地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 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2] [3] [4] 董岩翔,郑文,周建华.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M].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7. AI OUPI M,ANGELIDIS M O.Geochemistry of natural and anthrop0genic metals in the coastal sediments of the island of Lesvos,Aegean Se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1,113 2211219. 滕彦国,倪师军,庹先国,等.应用标准化的方法评价攀枝花地 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J].土壤学报,2003,403374379. 腾彦国,庹先国,倪师军,等.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研 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30 4422428. [5]杜加强,滕彦国,王金生.德兴地区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地球 化学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5. [61 DONOGHUE J F,RAGLAND P C,cHEN Z Q.Standardard izati0n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s using regression residualsan example from a large lake in Florida,USA[J].En vironmental Geology,1998,361/2. [73滕彦国.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D].成都成 都理工大学,2001. [8]PROKISCH J,KOVACS B,PALENCSAV A J,et a1.Yttium normalizationa new tool for detection of chromium contamina tion in soil samples[J].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00,224317-323. [9]滕彦国,倪师军.地球化学基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6. [1o]COVELLI S,FONTOLAN G.Application of a normalization procedure in detemining regional geochemical baselines[J]. Environmental Geology,1997,301/23445. [11]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贵阳市表层土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 学基线及污染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4 14171421. [12]邓必荣,毛大发,江俊杰,等.南昌市及周边地区Hg、Cd等重 金属异常分析[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304277283. [13]赵国涛,尚英男,王福刚,等.成都市近地表大气降尘中汞元素 的分布与质量控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522 27. [14]王云,魏复盛.土壤环境元素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1995149152. [15]郑袁明,陈同斌,陈煌,等.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 的积累[J].地理学报,2005,60579l一797. [16]李海华,刘建武,李树人,等.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及作 物富集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13034. [17]邓焕广,张菊,陈振楼,等.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潮滩重金属 污染及评价研究口].土壤通报,2007,382347350. 责任编辑赵 多 修改稿收到E1期20080828 上接第95页 本低、效益好的CO。减排效果,同时也能为全球经济 平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各国为减缓气候变化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走低碳发展之路,建立对全球 负责任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全球环境、经济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2] [3] [41 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9. 周国逸,周存宇,LIU Shuguang,等.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 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及累积速率[J].中国科学D辑,2005,35 65O1510. 陈根长.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碳交换机制的建立[J].林业经济 问题,2005,2511-6. 章升东,宋维明,李怒云.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J].世界林业 研究,2005,1859-13. 责任编辑贺锋萍 修改稿收到El期20081126 · 99 ·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