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 7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国发[2011] 41 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战略,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 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 相关行业协会和研究院所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常用参数推荐值。本指南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涉及其他温室气体) ,考虑的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调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相应的生产环节的排放等。适用范围为从事平板玻璃产品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运用本指南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以企业为边界,核算和报告边界内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获取有关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本指南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等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提供了一些常见化石燃料和原材料的排放因子默认值,供企业参考使用。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南 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 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 1 三、术语和定义 ............................................. 1 四、核算边界 ............................................... 3 五、核算方法 ............................................... 5 (一)化石燃料燃烧排放.....................................6 (二)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的排放.............................8 (三)原料分解产生的排放...................................9 (四)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9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 11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 11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12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12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12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12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 14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 19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国境内从事平板玻璃生产的企业应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 下列文件在本指南编制过程中作为参考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996) 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和汇的清单指南 EPA 2008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第1、2期)监测指南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温室气体 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附件A 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和六氟化硫(SF6)。 1 (2)报告主体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定期核算和报告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单位。 (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充分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实物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排放。 (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是指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排放。 (5)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 企业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电力和热力生产活动的CO2排放。 (6)活动水平 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数据,包括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或外销的电量或蒸汽量等。 (7)排放因子 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如每吨石灰石原料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千瓦时发电上网所产生2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8)碳氧化率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百分比。 四、核算边界 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以平板玻璃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单位为边界。 报告主体应以企业为边界,核算和报告边界内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设施范围包括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检验、机修、库房、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保健站等)。 如果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还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 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一并核算和报告。如果没有相关的核算方法,就只核算这些产品生产活动中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排放。 具体而言,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核算边界内的关键排放源包括 (1) 化石燃料的燃烧 3 平板玻璃企业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包括三部分一是玻璃液熔制过程中使用煤、重油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二是生产辅助设施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生产辅助设施包括用于厂内搬运和运输的叉车、铲车、吊车等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厂内机修、锅炉、氮氢站等设施。三是厂内自有车辆外部运输过程中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 (2)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 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在原料配料中掺加一定量的碳粉作为还原剂,以降低芒硝的分解温度,促使硫酸钠在低于其熔点温度下快速分解还原,有助于原料的快速升温和熔融,而碳粉中的碳则被氧化为CO2。 (3) 原料碳酸盐分解 平板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中含有的碳酸盐如石灰石、白云石、纯碱等在高温状态下分解产生CO2排放。 (4)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 平板玻璃企业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电力和热力生产活动的CO2排放。 (5)其他产品生产的排放 4 如果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还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则这些产品的生产活动应纳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五、核算方法 报告主体进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核算边界; (2)识别排放源; (3)收集活动水平数据; (4)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 (5)分别计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 (6)汇总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的CO2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所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及企业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CO2排放量之和,按公式(1)计算。 电和热过程燃烧EEEECO21式中 为企业CO2COE2排放总量,单位为吨(tCO2); 5 燃烧E 为企业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过程E 为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电和热E 为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所对应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一)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1.计算公式 在平板玻璃生产中,用于玻璃熔窑的燃料品种,主要有实物煤(煤粉) 、天然气、重油、煤焦油、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石油焦等。在辅助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主要有柴油和汽油。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公式(2)、(3)、(4)计算。 1iniiEFADE ∑燃烧(2) 式中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燃烧E2排放,单位为吨(t CO2); iAD为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 iEF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tCO2/GJ; 6 i 为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的类型。 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 按公式(3)计算。 iAD(3) iiiNCVAD FC式中 是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NmiNCV3); iFC是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 1244iiiOFCCEF(4) 式中 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百万千焦(tC/GJ); iCCiOF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 2. 活动水平数据获取 根据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化石燃料消耗的计量数据来确定各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 7 企业可选择采用本指南提供的化石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数据,如附录表2.1所示。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实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选择实测,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标准。 3. 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企业可采用本指南提供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如附录表2.2和表2.3所示。 (二)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的排放 配料中所加入的碳粉全部氧化生成CO2。活动水平数据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碳粉的投入量和碳粉的含碳量,取企业计量的数据,单位为吨(t)。碳粉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12441ccCQE工艺5 式中 1工艺E 核算和报告期内碳粉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cQ 原料配料中碳粉消耗量,单位为吨(t) ; cC 碳粉含碳量的加权平均值,单位为,如缺少测量数据,可按照100计算; 8 4412二氧化碳与碳的数量换算。 (三)原料分解产生的排放 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中的石灰石、白云石、纯碱等碳酸盐在高温熔融状态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按公式(6)计算。 2工艺 iiiiFEFME ∑(6) 式中 2工艺E 核算和报告期内,原料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Mi 消耗的碳酸盐i的重量,单位为吨(t); EFi 第i种碳酸盐特定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CO2/吨(tCO2/t); Fi 第i种碳酸盐的煅烧比例,单位为;如缺少测量数据,可按照100计算; i表示碳酸盐的种类。 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原材料的消耗量,按照生产操作记录的数据;碳酸盐的煅烧比例,可采用企业测量的数据,也可以取100; 排放因子可采用本指南提供的数值,见附录表2.4。 (四)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 1. 计算公式 9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生产活动的CO2排放量按公式(7)计算。 热力热力电力电力电和热EFADEFADE 7 式中 电和热E 为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所对应的生产活动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电力AD 、 分别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净购入电量和热力量(如蒸汽量),单位分别为兆瓦时(MWh)和百万千焦(GJ); 热力AD电力EF 、 分别为电力和热力(如蒸汽)的CO热力EF2排放因子,单位分别为吨CO2/兆瓦时(tCO2/MWh)和吨CO2/百万千焦(tCO2/GJ)。 2. 活动水平数据获取 根据核算和报告期内电力(或热力)供应商、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存档的购售结算凭证以及企业能源平衡表,采用公式(8)计算。 净购入电量(热力量)购入量-平板玻璃之外的其他产品生产的用电量(热力量)-外销量 (8) 3. 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电力排放因子应根据企业生产所在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供热排放因子暂按0.11 tCO2/GJ计,10 并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保持更新。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报告主体应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年度核算和报告的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分别选定合适的核算方法,形成文件并存档; 建立健全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台账记录。 建立健全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参数的监测计划。具备条件的企业,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较大的参数,如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应定期监测,原则上每批燃料进企业,都应监测低位发热量。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建立文档的管理规范,保存、维护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文件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报告主体应按照附件一的格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报告 11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度、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等。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报告主体应报告在核算和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燃料燃烧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量。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报告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和相应的低位发热量;原料配料中碳粉的重量及其含碳量;各种碳酸盐的消耗量;净购入的电量和净购入的热力量;并说明这些数据的来源(采用本指南的推荐值或实测值)。 如果企业除平板玻璃外还生产其他产品,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报告其活动水平及来源。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报告主体应报告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各种碳酸盐的排放因子及煅烧比例;核算采用的电力排放因子和 热力排放因子等数据及其来源(采用本指南的推荐值或实测值)。 12 如果企业除平板玻璃外还生产其他产品,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报告其排放因子及来源。 13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主体(盖章) 报告年度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14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企业核算了 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温室气体排放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 签字 年 月 日 附表 1 报告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附表 2 报告主体活动水平数据 附表 3 报告主体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15 附表 1 报告主体 2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 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tCO2)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tCO2) 原料配料中碳粉氧化的排放量( tCO2) 原料碳酸盐分解的排放量( tCO2)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 净购入使用的热力对应的排放量( tCO2) 16 附表 2 活动水平数据表 净消耗量 ( t,万 Nm3) 低位发热量 ( GJ/t, GJ/万 Nm3)无烟煤烟煤褐煤 洗精煤 其他洗煤其他煤制品 焦炭原油 燃料油 汽油柴油一般煤油 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焦油粗苯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其他煤气 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 炼厂干气 数据 单位 配料中碳粉的消耗量 t 工业生产过程** 配料中碳粉的含碳量 石灰石的消耗量 t 白云石的消耗量 t 纯碱的消耗量 t 数据 单位 电力净购入量 MWh 净购入电力、 热力 热力净购入量 GJ * 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能源品种 **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碳酸盐原料品种 17 附表 3 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单位热值含碳量 ( tC/GJ) 碳氧化率 ( ) 无烟煤烟煤褐煤 洗精煤 其他洗煤其他煤制品 焦炭原油 燃料油汽油 柴油一般煤油 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焦油粗苯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其他煤气 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 炼厂干气 数据 单位 石灰石的排放因子 t CO2/t 石灰石的煅烧比例 白云石的排放因子 t CO2/t 白云石的煅烧比例 纯碱的排放因子 t CO2/t 工业生产过程** 纯碱的煅烧比例 数据 单位 电力 tCO2/MWh 净购入电力、 热力 热力 tCO2/ GJ * 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能源品种 **企业应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碳酸盐原料品种 18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表 2.1 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化石燃料热值 燃料名称 平均低位热值 单位 原煤 20908 兆焦 /吨 洗精煤 26344 兆焦 /吨 洗中煤 8363 兆焦 /吨 煤泥 10454 兆焦 /吨 焦炭 28435 兆焦 /吨 原油 41816 兆焦 /吨 燃料油 4181 兆焦 /吨 汽油 43070 兆焦 /吨 煤油 4307 兆焦 /吨 柴油 42652 兆焦 /吨 液化石油气 50179 兆焦 /吨 炼厂干气 45998 兆焦 /吨 天然气 38.931 兆焦 /立方米 焦炉煤气 17.354 兆焦 /立方米 发生炉煤气 5.227 兆焦 /立方米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19.235 兆焦 /立方米 重油热裂解煤气 35.544 兆焦 /立方米 焦炭制气 16.308 兆焦 /立方米 压力气化煤气 15.054 兆焦 /立方米 水煤气 10.45 兆焦 /立方米 煤焦油 33453 兆焦 /吨 数据来源1.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 2. 行业调研数据。 19 表 2.2 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化石燃料含碳量 燃料名称 含碳量( tC/TJ) 原煤 26.37 无烟煤 27.49 一般烟煤 26.18 褐煤 27.97 洗煤 25.41 型煤 33.56 焦炭 29.42 原油 20.08 燃料油 21.10 汽油 18.90 柴油 20.20 煤油 19.41 LPG 16.96 炼厂干气 18.20 其他石油制品 20.00 天然气 15.32 焦炉煤气 13.58 其他 11.96 数据来源1.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 行业调研数据。 20 表 2.3 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化石燃料燃烧氧化率 燃料名称 氧化率 煤(窑炉) 98 煤(工业锅炉) 95 煤(其他燃烧设备) 91 焦炭 98 原油 99 燃料油汽油 99 煤油柴油 99 液化石油气 99.5 炼厂干气 99.天然气 99.5 焦炉煤气 99.发生炉煤气 99.5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99.重油热裂解煤气 99.5 焦炭制气 99.压力气化煤气 99.5 水煤气 99.煤焦油 99 数据来源1.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2. 典型企业调研数据 表 2.4 常见碳酸盐原料的排放因子 碳酸盐 矿石名称 分子量 排放因子 (吨 CO2/吨碳酸盐) CaCO3方解石或文石 100.0869 0.43971 MgCO3菱镁石 84.3139 0.52197 CaMgCO32白云石 184.4008 0.47732 FeCO3菱铁矿 115.8539 0.37987 CaFe,Mg,MnCO32铁白云石 185.0225 215.6160 0.40822 0.47572 MnCO3菱锰矿 114.9470 0.38286 Na2CO3碳酸钠或纯碱 106.0685 0.41492 来源1.CRC 化学物理手册(2004 );2.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1 表 2.5 其他排放因子推荐值 参数名称 单位 CO2排放因子 电力消费的排放因子 tCO2/MWh 采用国家最新发布值 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 tCO2/GJ 0.11 22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