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

返回 相似 举报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卷第2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16No.22016年3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Mar.2016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刘卫东 ,吴臻 ,黄锦华 ,龙厚印摘要 能源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研发估算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责任的方法 。传统方法之一是 EAI假设下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由于我国碳排放系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EAI假设高估进口产品碳排放 ,故本文改进此方法以更加准确地估算我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 。新的估计方法分为两步 首先 ,使用 EAI假设和 2010投入产出表计算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其次 ,修订 EAI假设和调整进口隐含碳排放系数 ,重新估算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 。结果显示 ,国内应承担的碳排放量为 59.8亿吨 ,比 EAI假设少了 14.4亿吨 ,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为 28.1亿吨 。我国作为碳排放的净输出国不仅要呼吁建立新的全球减排责任 ,还要进行国内能源 、经济市场改革 ,如能源价格改革 ,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等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表 ;基于消费排放量中图分类号 F2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0169(2016)02-0042-08作者简介 刘卫东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陕西 西安 710061),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00);吴臻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一 、文献综述全球经济发展需能源支撑 ,能源消费伴随着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71年的140.7亿吨跃升到的2010年的302.8亿吨 。二氧化碳引起气温升高 ,导致全球气候恶化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评估报告指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比19801999年升高1.1~6.4℃,引起20%~30%的物种灭绝 。为努力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进一步增加 ,国际社会达成了一系列公约或协定 ,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到 柏林授权 、到 京都议定书 、再到 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 针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减排指标和减排量 ,但没对发展中国家强制规定 。巴黎协定 规定所有成员都必须参与减排行动 ,但没对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责任问题做出明确回答 。经济学家一直在关切国际贸易产品中隐含碳排放的责任问题 。封闭的国家生产和消费均在本国 ,所有碳排放由其承担而开放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不仅由本国人民消费且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 ,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应由谁承担目前还不明确 。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指出发达国家通过把高耗能 、高污染生产线搬迁到国外或进口替代品 ,将此部分二氧化碳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 (也被叫做碳泄漏 )。比如如果美国自己生产进口我国的产品 ,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增加3%~6%[1]。Peters等[2]认为国际贸易中碳泄漏为10.8%。故应把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和 京都议定书 中规定生产国承担出口产品碳排放 (也叫做生产者责任 )修改为应由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国家承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也叫做消费者责任 )[3][4]。Ahmad等[3]指出一个国家的总净碳排放等于总排放减去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加上进口用于本国消费的产品的碳排放 。根据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不同 ,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可以被分为如下的四大类[3][5]国内生产24DOI10.16493/ki.42-1627/c.2016.02.005全部碳排放 (EEP)I+II;国内消费全部碳排放 (EEC)I+III;出口产品的碳排放 (EEE)II+IV;进口产品的碳排放 (EEI)III+IV;贸易平衡是净隐含碳排放 (EEB)(II+IV)-(III+IV)(如图1所示 )。图1 碳排放责任分担目前估算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方法为IPCC方法 、全寿命周期方法和投入产出表方法 (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估计方法综述参考文献 模型 进口排放系数 部门的排放 包括再出口刘爱东等[6]IPCC方法 是 Shui等[1]全寿命周期方法 是 刘强等[7]全寿命周期方法 是 Sanchez等[8]单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与本国相同排放系数 是 是Machado等[9]单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与本国相同排放系数 是 否Wang等[10]单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各个国家的排放系数 否 否Weber等[14]单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与本国相同排放系数 是 否Ahmad等[3]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各个国家的排放系数和与本国相同的排放系数 是 是Peters等[2]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使用与本国相同排放系数 否 否IPCC方法 。使用IPCC方法研究国家贸易碳排放问题的比较少 ,刘爱东等[6]采用此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和贸易中的碳排放量 。全寿命周期方法 。此方法为自下而上的方法 ,从微观层面上对单个部门或者单个产品进行分析 ,即针对一个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内生产过程中所有碳排放 。Shui等[1]使用此方法估计中美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结果发现7%~14%的我国碳排放都应由美国承担 。刘强等[7]对我国出口贸易中前46种产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14.4%的碳排放应由发达国家承担 。投入产出表方法 。投入产出表方法包括单区域投入产出表方法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方法 。Sanchez等[8]使用单区域模型和EAI假设 (假设进口国和出口国相同产品有相同的碳排放系数 )估算西班牙在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Machado等[9]使用EAI假设估计巴西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 。Wang等[10]使用相同方法估计了2004年的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 。Su等[11]采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利用部门聚集效应来估算我国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Lin等[12]估计了我国2005年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陈迎等[13]定量剖析了20022006年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问题 。Ahmad等[3]首次提出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方法估计24个国家国际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 。Weber等[14]估计了美国 、加拿大 、中国 、墨西哥 、日本 、德国 、英国 、韩国等国家从1997年到2004年贸易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Peters等[2]基于GTAP数据库 ,使用CGE模型分析了87个地区和国34刘卫东 ,等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家在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 。Chung[5]使用GTAP全球贸易数据估算了九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多区域模型比单区域模型估算结果好 ,但多区域模型要求所有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 ,此数据很难获得和更新 ,具有时效性问题 。Tolmasquim等[15]指出若分析单个国家贸易问题 ,选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已足够 。这是因为本文目的是改进EAI假设 ,故选择单区域投入产出表 。为什么要改进EAI假设 这是因为我国以碳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产品隐含较高的碳强度[2][3][16]。本文思路如下 首先根据EAI假设估算我国应承担的碳排放量 、出口碳排放量 、进口碳排放量等 ,然后调整EAI假设 ,根据各个进口国的碳排放强度 ,最后估计碳排放量 。发达国家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占该国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7%,但我国仅为90%[3]。为了更准确地估计我国碳排放量 ,本文还考虑了焦炭和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 、方法与数据(一 )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表由经济学家WassilyLeontief在1930年代建立并在1970年代发展为理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方法能估计上游产业对环境的间接影响且能合理地估计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8][14][17]。假设某国包含n个工业部门 ,方程表示为 X=AX+Y(1)其中 ,X表示该国全部产出 ,为列向量 ;AX为中间投入 ,A为直接消耗系数 ,元素aij=xij/xj表示生产单位第j部门产品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 ;Y是最终需求 ,包括家庭消费 、政府消费 、投资 、库存变化和净出口 。AX移到左边 ,然后两边除以 (I-A)-1,可得 X=(I-A)-1Y(2)使用IO表估计该国碳排放总量 ,公式如下 C=cdX=cd(I-A)-1Y=EdY(3)其中 ,cd表示直接碳排放量系数 ,元素cdj表示工业部门j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Ed表示最终需求的单位产品碳排放系数 。Edj和c dj关系为Edj=cd1α1j+cd2α2j+cdnαnj,其中cdjxj为产品xj的直接碳排放量 ,Edjyj表示最终需求yj的碳排放量 。部分进口产品经过加工再出口 ,此产品产生的碳排放为再出口排放 。标准的IO模型不能估计再出口排放 ,为解决再出口排放估计问题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分解为国内部分和进口部分 。X=AmX+Ym+(A-Am)X+(Y-Ym)=Xm+(X-Xm) (4)故 Xm=AmX+Ym=Am(I-A)-1Y+Ym(5)Am矩阵为 mi=xmi/(xi+xmi),i=1,2,,n,i≠j,mij=0(6)其中 ,Xm为进口产品 ,AmX表示进口产品被用于中间投入 ,Ym是指进口产品被直接消费 ,Am(I-A)-1Y表示AmX经过国内再加工后的最终产品 。(二 )调整EAI假设的方法由于我国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 ,EAI假设过高地估计了我国的碳排放量 。为使结果更接4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近现实 ,需要调整进口碳排放系数 。首先 ,按我国对各国的进口量进行排序 ,选取前32个国家为代表 ,因此32个国家的进口量占到总进口量的80%。其次 ,对于剩余的20%的量 ,采用我国自身的碳强度 ,这主要是因为剩余的200多个国家基本为发展中国家 ,碳强度与我国基本一致 。最后 ,求出进口产品的平均碳排放强度 。具体公式如下 表2 合并后15个部门序列号 部门1 农业2 采掘业3 食品制造业4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5 其他制造业6 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8 化学工业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 金属产品制造业11 机械设备制造业12 建筑业13 运输邮电业14 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15 其他服务业注 来源于投入产出表 2010,由作者合并所得 。AICC=∑32i=1IMiTIMCIi+0.2CCI(7)其中 ,AICC代表进口的平均碳排放系数 ,IMi表示我国从第i个国家的进口量 ,TIM表示我国的进口总量 ,CIi表示第i个国家的碳强度 ,CCI代表我国2009年的碳强度 。故可以求得进口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558kg/1$。(三 )投入产出数据本文数据来源于胡兆光等[18]、投入产出表2010年 、世界银行和IEA。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总共包含了42个部门 ,为使研究简单化 ,我们合并了几个部门 ,合并后变为15个部门 (如表2所示 )。通过IO表可以计算得出最终需求Y、总出口 、总进口 、总投入 、进口的中间投入AmX和进口直接最终消费Ym(如表3所示 )。表3 所有部门投入和产出 单位 亿元部门 最终需求 总出口 总进口 总投入进口的中间投入直接最终费的进口农业 165418 553 18 468 786 28 163 088 565 472 064 18 979 237 9 183 851采掘业 -191439 549 19 084 450 215 322 765 356 425 078 206 328 240 8 994 525食品制造业 236566 922 12 828 953 6 363 064 496 477 905 3 288 973 3 074 091纺织 、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225694 432 161 231 156 20 497 665 527 260 024 11 284 900 9 212 765其他制造业 60144 078 30 305 221 43 245 466 418 419 587 33 560 676 9 684 790电力 、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43220 734 776 993 181 706 452 698 346 164 292 17 414炼焦 、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1185 697 8 291 589 18 097 923 291 353 526 16 970 142 1 127 781化学工业 -7131 046 58 008 080 99 102 115 787 651 032 88 823 575 10 278 54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6416 380 19 081 975 6 996 061 367 474 417 6 558 657 437 404金属产品制造业 41149 038 73 296 040 57 540 219 1 164 824 427 52 894 632 4 645 587机械设备制造业 840518 689 510 864 208 415 579 872 2 350 536 547 226 864 287 188 715 585建筑业 1089 341 929 9 599 688 3 359 029 1 121 997 980 97 474 3 261 555运输邮电业 141248 213 36 800 714 22 835 526 560 138 982 16 408 249 6 427 277批发零售贸易 、住宿和餐饮业 262271 487 48 435 064 7 378 339 580 549 349 3 994 304 3 384 035其他服务业 957908 960 47 247 424 37 973 127 1 513 680 867 13 601 226 24 371 901数据来源 投入产出表 2010和胡兆光等 (2011),由作者合并所得 。表3中某些部门的最终需求为负数 ,表明这些部门的产出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必须进口 。以采矿业为例 ,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需开采矿产资源等 。(四 )排放系数数据基于2010年化石燃料消费的数量和IPCC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从而可得2010年各部门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 。IPCC的能源的CO2排放系数 ,这里使用以下公式 54刘卫东 ,等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CO2i=∑3g=1CO2g =∑3g=1EigCEFgCOFg(44/12)=∑3g=1EigCEFgCOFg3.7其中 ,CO2i表示第i个部门总排放 ,CO2g表示第i个部门消费第g种能源的排放量 ,Eig表示第i个部门消费第g种能源消费总量 ,CEFg表示第g种能源的排放系数 ,COFg表示第g种能源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故可得每吨标煤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分别为2.611、2.028和1.51吨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 ,全面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一 ,我国焦炭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且其出口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0%[19]。第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水泥生产国 ,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8%[20]。因此 ,我国全社会碳排放总量需要包括水泥和焦炭生产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三 、实证分析(一 )部门的排放系数表4阐述了2010年各部门的直接排放系数 (cdj)和隐含碳排放系数 (Edj)。电力 、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系数和隐含碳排放系数最大 ,这是因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采掘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的直接排放系数和隐含碳排放系数分别位列前四位 ,说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需要生产大量的水泥和钢铁 。建筑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直接排放系数排在最后 ,但在隐含碳排放系数中均大幅升高 。表4 各个部门的排放系数 (CO2吨 /万元 )部门 国内直接排放系数 国内隐含碳排放系数农业 (10)0.1307(15)0.822 5采掘业 (3)1.4379(5)3.751 0食品制造业 (9)0.1574(12)1.241 0纺织 、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11)0.1146(11)1.703 0其他制造业 (8)0.2272(10)2.037 1电力 、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6.3842(1)10.818 7炼焦 、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5)1.0541(4)4.374 3化学工业 (7)0.5477(6)3.220 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3.5343(2)6.571 9金属产品制造业 (4)1.2365(3)4.764 0机械设备制造业 (14)0.0460(8)2.439 0建筑业 (15)0.0335(7)3.059 0运输邮电业 (6)0.8396(9)2.331 9批发零售贸易 、住宿和餐饮业 (12)0.0951(14)1.007 3其他服务业 (13)0.0778(13)1.086 2注 表 4中括号为排序 。(二 )我国的隐含碳排放根据理论方法 ,2010年我国全社会总二氧化碳排放约为79.8亿吨 (EEP),我国应承担的碳排放量为53.9亿吨 (EEC)。我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量为33.5亿吨 ,我国进口产品隐含碳排放量为27.9亿吨 ,因此我国二氧化碳净出口量为5.6亿吨 。IEA指出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为72.2亿吨 ,比79.8亿吨小 ,这主要是因为IEA只考虑了6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没有包含水泥和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如图2所示 )。图2 在EAI假设下2010年隐含碳排放 (百万吨 )表5 调整后进口排放系数和进口排放量部门在 EAI假设下进口排放系数调整后排放系数调整后碳排放量(万吨 )农业 0.8230.238 671采掘业 3.7511.086 23 390食品制造业 1.2410.359 229纺织 、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1.7030.493 1011其他制造业 2.0370.59 2 551电力 、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0.8193.133 57炼焦 、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4.3741.267 2 293化学工业 3.2210.933 9 2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5721.903 1 331金属产品制造业 4.7641.296 7 459机械设备制造业 2.4390.706 29 354建筑业 3.0590.886 298运输邮电业 2.3320.675 1542批发零售贸易 、住宿和餐饮业 1.0070.292 215其他服务业 1.0860.315 1 195总计 80838Peters等[2]和Ahmad等[3]指出我国的碳排放系数与世界平均水平不同 。为了使结果更接近现实 ,本文分两步调整各个部门的进口碳排放系数 第一 ,我国2010进口量为14 487亿美元 ,从而进口碳排放总量为8.1亿吨 ;第二 ,比较这两个进口碳排放 ,然后调整各个部门碳排放系数结果如表5所示 。表5阐明了各个部门的进口排放系数都比国内排放系数小 。根据调整后的进口系数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 ,估算出2010年我国隐含碳排放 (如图3所示 )。虽然我国国内总计产生的碳排放为79.8亿吨 ,但实际应承担的碳排放量为59.8亿吨 ,占总排放的75%,其余28.1亿吨应由消费国来承担 。图3 调整后的2010年隐含碳排放 (百万吨 )74刘卫东 ,等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四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和改进EAI假设的新方法 ,估算2010年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 。新方法表明 ,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8亿吨 ,国内应承担量为59.8亿吨 (EEC),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量为28.1亿吨 (EEE),进口产品隐含碳排放8.1亿吨 。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净输出国 ,净出口碳排放为20亿吨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 ,对能源的需求是刚性的 ,加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加 ,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为缓解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压力 ,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 ,在应对全球二氧化碳问题上 ,基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全球行动应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建立基于消费者的减排措施 。正确认识历史排放和人均排放权是解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关键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 ,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 ,向低碳经济转型 。我国除了要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外 ,还有能源稀缺和环境问题 ,因此探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本身的利益相符合 。再次 ,开发新能源和核能 ,降低新能源和核能成本 ,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最后 ,改革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税收和补贴机制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的能源价格会引起能源消费规模的过度增长 ,也会使企业缺乏节约能源和消费节能产品的动力 。虽然我国加强了能源价格改革力度 ,但是进程缓慢 ,与国际通行的市场定价机制存在很大差异 。应加大燃油税和资源税改革力度 ,从量上征收 ,扩大税收征收范围 。全面反映能源生产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探讨合理的能源补贴机制 。(本文得到厦门大学林伯强教授 、孙传旺副教授亲自指导 ,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1]Shui,B.,R.C.Harriss.The role of CO2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Policy,2006,(18).[2]Peters,G.P.,E.G.Hertwich.CO2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policy[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3]Ahmad,N.,A.Wyckoff.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Goods[Z].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2003.[4]Munksgaard,J.,K.A.Pedersen.CO2accounts for open economiesProducer or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J].EnergyPolicy,2001,(4).[5]Chung,H.S.Balance ofCO2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Can Korean Carbon Tax on Its Im-ported Fossil Fuels Make any Difference in BEET [Z].Istanbu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cyModel-ing,2005.[6]刘爱东 ,曾辉想 ,刘文静.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间脱钩关系实证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4,(7).[7]刘强 ,庄幸 ,姜克隽.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 ,2008,(8).[8]Sánchez-Chóliz,J.,R.Duarte.CO2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or Spain[J].EnergyPolicy,2004,(18).[9]Machado,G.,R.Schaeffer,E.Worrel.Energy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An in-put-output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0]Wang,T.,J.Watson.Who Owns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Z].Tynda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Brighton,UK,2007.[11]Su,B.,H.C.Huang,B.W.Ang,et al.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O2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The effects ofsector aggregation[J].EnergyEconomics,2010,(1).[12]Lin,B.,C.Sun.Evaluating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J].EnergyPolicy,2010,(1).[13]陈迎 ,潘家华 ,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J].经济研究 ,2008,(7).[14]Weber,C.L.,G.P.Peters,D.Guan,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exports to climate change[J].EnergyPolicy,2008,(9).[15]Tolmasquim,M.T.,G.Machado.Energy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3,(8).[16]IEA.KeyWorld EnergyStatistics 2007[Z].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Agency,2007.[17]Wiedmann,T.,M.Lenzen,K.Turner,et al.Examining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gional consump-tion activitiesPart 2Review of input-output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embodiedintrad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1).[18]胡兆光 ,段炜 ,肖潇 ,等.基于ARE模型推导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 [J].能源技术经济 ,2011,(11).[19]姚愉芳 ,齐舒畅 ,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 、就业 、能源关系与对策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20]Zhang,F.Green BuildingCrucial to Worlds Biggest Cement Producer[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bw/2009-06/08/content_8257737.htm,2009-06-08.(责任编辑朱蓓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殟殟殟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微信平台正式开通自2000年创刊以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秉持 “倡导绿色文科 ,逐步打造全刊单一主题综合性品牌学报 ”的特色 ,将 “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国内高端学术平台 ,广受学界尊敬的新锐文科学报 ”作为期刊定位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湖北省精品期刊等荣誉 ;同时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11年特色栏目 “资源环境研究 ”入选教育部 “名栏工程 ”;2013年底 ,通过整合国内相关高校学报资源 ,牵头创办了 资源环境研究 专题网刊 (刘传红同志出任主编 )。为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促进编辑部与广大作者 、审稿专家 、读者的联系 ,我们近期正式开通了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 zhongguodd)。此微信公众平台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定期发布本刊的学术动态 、刊发的学术论文 ,以求更好更便捷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欢迎扫描关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微信平台二维码 94刘卫东 ,等 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再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