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文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6 年度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 ○ 一 六年十月 目 录 前 言 . 1 一、减缓气候变化 . 3 (一)调整产业结构 / 3 (二)优化能源结构 / 6 (三)节能提高能效 / 8 (四)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 13 (五)增加碳汇 / 14 二、适应气候变化 . 16 (一)农业领域 / 16 (二)水资源领域 / 17 (三)林业和生态系统 / 18 (四)海洋领域 / 19 (五)气象领域 / 20 (六)防灾减灾领域 / 21 三、低碳发展试点示范 . 22 (一)深化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 22 (二)开展低碳园区、社区及城(镇)试点 / 23 (三)推进其他领域低碳试点示范 / 25 四、战略规划 和 制度建设 .26 (一)加强规划编制和战略研究 / 27 (二)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 29 (三)加强低碳发展制度建设 / 30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法规标准 / 33 五、基础能力建设 .34 (一)加强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 35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 37 (三)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 39 六、全社会广泛参与 .41 (一)政府加强引导 / 41 (二)媒体广泛宣传 / 43 (三)企业积极行动 / 44 (四)公众广泛参与 / 45 七、积极推动国际谈判 .46 (一)积极参加公约下谈判进程 / 47 (二)广泛参与其他多边进程 / 48 (三)马拉喀什会议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 50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51 (一)推动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 52 (二)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 52 (三)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 53 结 语 .55 1 2016年度报告 前 言 气候变化问题是 21 世纪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中国政府 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十二五”期间, 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逐步强化 , 制定 发布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 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等重大政策文件 。 低碳试点示范 和 碳市场建设 扎实推进,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为 达成 巴黎协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南 合作成效 显著 。 初步核算,“十二五” 期 间 , 中 国能源活动单位 国内 生产总值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20,超额完成下降 17的约束性目标,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为实现 2020年比 2005年下降 40-45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使各方面全面了解“十二五”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及取得的成效,特编写本年度报告。 3 2016年度报告 一 、 减缓气候变化 “ 十二五 ” 期间, 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 节能提高能效、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1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 多 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检查考核。 2012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关 于 下 达 19 个工 业 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 务 的 通知, 并相继在 2013 年 和 2014 年 公布了第一批 和 第 二批 19 个 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 企业名单。 2013 年,国 务院 印发 了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围绕 控增淘劣、提质增效、转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型升级、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化解产能过剩 各项工作。 经过各方努力, “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产能 9089 万吨、炼钢9486 万吨、电解铝 205 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 6.57 亿吨、平板玻璃 1.69 亿重量箱。 推动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于 2011 年 发布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年本) , 并于 2013 年 再次进行 修订 ,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 印发 工业转型升级计划( 2011-2015 年) 、 关于重点产业 布局 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 2014 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等系列政策 文件 , 实施 一批示范工程,促进 关键 传统产业升级。 2015 年,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 2025,对传统产业提出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提升能效、绿色改造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等战略任务。 工 业和信息化部 推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批复包头、张家口等 11 个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和模式。 扶 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12 年 , 国 务院印发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 产 业发展规划 , 明确了 7 个 战略性新兴 产 业的5 2016年度报告 重点领域 ,并 陆续 发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 。 2013 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 要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 显著 提升。 2015 年,国务院批准筹备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为 400 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2012 年 以来 ,国务院 先后 发 布 了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和 关于加快发 展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 意见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大重点任务 。 2015 年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切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 进程 。 2016 年,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十二五” 期间 , 中国产业结构 优化 取得明显进展, 2015年工业比重比 2010 年下降 5.7 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高 6.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强度下降目标完成 发挥了重要作用。 6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严格 控制煤炭消费。 2014 年,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 年),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要削减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有关部门 印发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提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前 10 位城市煤炭消费总量较上一年度实现负增长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年均增速 2.6,较“十一五”年均增速低 4.9 个百分点 。 2015 年 煤炭消费量 39.6 亿吨,同比下降 3.7。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 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2015-2020 年), 积极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2014 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将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定率计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67 2016年度报告 年,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有效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每千瓦时 平均 供电标准煤耗累计下降 18 克 , 淘汰落后火电机组 约2800 万千瓦,淘 汰落后煤矿超过 1000 处、产能超过 7000 万吨 ,限制 劣 质商品煤使用。 不断提升 天然气利用规模和水平, 2015年 天 然 气 在能源消费 总 量 中的比重接近 6, 利用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燃气和天然气 发 电比例上升。 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 制定并发布 了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国 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 了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 ,为可再生能源费用补偿提供政策支撑 ,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截 至 2015 年 底 ,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15.25 亿千瓦,其中水电 3.20 亿千瓦、核电 2717 万千瓦、并网风电 13075 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 4218 万千瓦,比 2010 年分别增长了 0.5 倍、 1.5倍、 3.4 倍和 164 倍,带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 2.6 个百分点。 2015 年 , 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 27.0。 加快 能源改革步伐。 2015 年, 出台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着力 推进电价 、 电力交易体制 、 发用电计划 、 售电侧 等 改革。印发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 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 文件。 2014 年10 月,深圳率先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 目前 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扩大到内蒙古、宁夏、云南等 13 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改革进入提速期。 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和管理。 2011 年 , 国 务院印 发 了 “十二五 ”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向各地方 分解 下 达 “十 二五 ”节能目标, 实施目标 考核评价制度 ,并按 季 度发布各地 区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2014 年, 国务院印发了 2014-2015 年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全 面安排部署了 2014 年 及 2015 年 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十 二五 ” 期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9 2016年度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进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 完善节能标准标识。 深入推进实施 “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 ” , “十二五” 期间共发布 221 项 国 家 节能标准。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推动节能认证产业发展。 2014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 联合 发布 关于印发能效 “领跑者” 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范围包括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和公共机构。 2015 年,有关部门制定了能效 “领跑者” 制度实施细则,开展能效 “领跑者” 产品及企业评选。 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 工 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指导工业领域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 工 业和信息 化部 印发 2013 年工业节能与 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国 务院 印发 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大力推进了重点行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及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新产品推广应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用。 国 家发展改革委 印发 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第四批、 第五批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 工 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通信行业节能技术指导目录等文件,推广相关行业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工 业和信息化部 编制 六批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发布“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机、绿色照明产品 等节能产品 。 推进建筑领域节能。 住房 和 城乡建设部出台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 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等 文件 , 积极推进 建筑节 能 工作 。 “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10 亿平方米 ,完成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面积 7090 万平方米 。 截至 2015年 底 , 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部开始执行更高水平的节能设计标准 , 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能源审计 10000 余栋,对8000 余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 有关部门 出台“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11 2016年度报告 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 等文件 , 推动 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指导各地绿色建筑发展。 截至 2015 年 底 ,全国共有 3979 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4.5 亿平方米。 推进交通领域节能。 交通运输部 印发 绿 色循环低碳交通发展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 意见 等文件, 落实关于加快民航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 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 船 税 优惠 政策的通知。交通运输部 开展重点企业能耗统计监测,开展天然气动力车船试点,实施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发布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开展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等。 科技部组织开展“十城千辆”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 民航节能减排投入不断增加,实施1200 余 项目。 2015 年与 2005 年相比,营运车辆和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 15.9和 20, 民航运输吨公里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 13.5。 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国 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先后 发布了公1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共机构节能 “十二五” 规划 、 关于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促 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等政策 , 初 步 建立 公 共机构 节 能管理体 系 。 商务部制定了绿色商场行业标准,开展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 “十二五 ” 期间 全国公共机构 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较 “十一五” 期 间 下降了 1.43 个百分点,顺利完成节 能 目标。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2014 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和 2015 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共确定了 49 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100 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100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101 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 28 个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 联合 工 业和信息化部 等部门开展了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和产品“以旧换再”推广试点工作,共确定 28 家企业作为再制造试点, 10 家企业作为产品 “ 以旧换再 ” 推广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5 批再制造产品目录,促进再制造产品推广应13 2016年度报告 用 。 经过 各方努力, 2015 年全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同比下降 5.6%,降幅比 2014 年的 4.8扩大 0.8 个百分点,创“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十二五”期间全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累计下降 18.4。 2015 年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43 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 0.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 3.6,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低 3.1 个百分点。 加强非二氧 化 碳温室气体管理 。 2015 年 , 国 家发展改革委会同 有关部门 开 展 控制氢氟碳 化 物的重点行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氢氟碳化物处置工作的通知 。环境 保护 部 制定 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下加 速 淘汰含 氢 氯氟 烃( HCFCs) 的 管理 计划。 国 家发展改革委 积极 组 织开展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 管理 政策 等 研究。 控制 农业 活动 温室气体排放 。 农业部推动实施 “到 2020 年1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进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 推动农 村 沼气转型升级 ,提高秸秆 综合利用水平, 推 广省 柴 节煤炉灶炕, 开 发农 村 太阳能和微水电,实施保护 性耕 作 等, 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 废弃物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 。 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积极控制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 完善城市废弃物标准,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 增加森林碳汇。 国家林业局 出台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 全面实施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 2011-2020 年 )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着力推进旱区、京15 2016年度报告 津冀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加快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 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出台 全国森林经营规划 ( 2016-2050 年 ) 和全国森林经营人才培训计划( 2015-2020 年 ) ,修订颁布了森林抚育规程,稳步推进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 着力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展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到 2015 年底 已 覆盖 25 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大森工集团 ,建 成 林业碳汇基础数据库。 “ 十二五 ” 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 4.5 亿亩、森林抚育 6 亿亩,分别比 “ 十一五 ” 增长 18、 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到 151.37 亿立方米,已提前实现到 2020 年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全国森林植被总 碳 储量由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 2004-2008 年 ) 的 78.11 亿吨增加到第八次清查的 84.27 亿吨 。 增加 草原碳汇 。 大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2015 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4,较 2011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截16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至 2015 年底,累计落实禁牧休牧面积 15.3 亿亩,落实草畜平衡面积 25.6 亿亩,划定基本草原 35.3 亿亩。 二 、适应气候变化 “十二五 ” 期间, 中 国不断 强化 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顶层设计, 先 后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城市 适 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提升 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减轻气候变化对 中 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不利影响。 农业部 等部门 印发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做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 继续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旱保墒与保护性耕作等适应技术。加大草场改良、饲草基17 2016年度报告 地以及草地畜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牧区合作,推行易地育肥模式,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密度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设施 。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游牧民定居等重大工程。进一步落实草原经营管护制度,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 2012 年 , 国务院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连续三年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实现了“十二五”全国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推进农业、工业和生活服务业节水,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设 100 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 200 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水利部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了 105 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开展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加强黄河、黑河、南水北调水量调度 工 作 ,确保重点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开展国1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基本建成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大江大河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加强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完善大江大河防洪 减灾体系。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全国新增供水能力 380 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东北节水增粮、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强化水土流失 的 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6.6 万平方公里。 国家林业局 发布 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16-2020年) ,开 展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作。 继续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 , 提升湿地生态系统适应 能力, 启动国家沙漠公园建设试点。强化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环境保护部提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东北地区、青藏19 2016年度报告 高原等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的 评估 。 国家林业局加强生态观测研究平台建设,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数量达到 166 个。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对中国管辖海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扩大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施范 围,加大沿海地区海洋生态修复力度;组织编制全国 海洋 经济发展规划( 2016-2020)、全国海岛保护“十三五” 规划 ,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8 省(自治区)编制了海岛保护规划。国家海洋局初步建立了近海海 -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业务 , 加强海洋灾害观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开展海平面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每月发布海洋与中国气候展望,强化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2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能力建设,每年发布中国海平面公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开展 国家、省、市、县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试点。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国家级预警信息实现自动对接。风云二号 G 星投入业务运行,综合观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编写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编制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推进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工作,启动 8 个城市的城市内涝风险预警试点。推进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服务。加强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完善了静稳天气指数等评价指标,开展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和污染减排效果的定量化评估服务。每年发布中国气候公报和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21 2016年度报告 全面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1-2015 年)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09-2020 年),重点实施全国七大流域防洪工程、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等,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等 , 健全灾害 管理体制机制 , 建立灾害 预警 体系,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 各 地深入推进社区综合 减灾工作,共创 建命名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6551 个 , 全 面加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民政部组织开展 140 余项减灾救灾领域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增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十二五”期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针对各类自然灾 害 启动国 家 救灾应急响应158 次 。 国务院印发国家 突发事件 预警 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办法 。民政、水利、农业、气象、林业、地震、海洋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江河洪水、干旱和暴雨、森林火险 、海洋观测等监测站网, 提升 预警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全面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洪水风险图编制、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国家2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复了长江、黄河和松花江防御洪水方案,初步建成 2058 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全国报汛站点增加到 9.7 万个,有力应对了频发重发的水旱灾害,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国家防总、水利部共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 70 次。 三、低碳 发展试点示范 “ 十二 五 ” 期间, 深入开展 低碳省区 、城市、城(镇)、园区、社区等试点工作 , 在交通等相关领域开展低碳试点示范, 对全国推进 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 发挥 了积极作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在 6 个省和 36 个城市 开展低碳省区和 低碳城市 试点 工作 , 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 各试点地区 制定 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探索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 加快23 2016年度报告 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能源体系,加强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清单编制 基础能力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取得积极成效, 从 整体上带动和促进全国范围的绿色低碳发展。 “十二五”全国碳排放强度目标考核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低碳省市试点地区的碳强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201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 。 2014 年,两部委 审核公布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 ,研究开展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配套政策。 2015 年 , 两部委批复同意 51 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 通过 实施 多种 低碳化 行动措施 , 推进园区 产业低碳化、企业低碳化、产品低碳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低碳化, 探索适合 中 国国情的工业园区低碳管理模式,引导和带动2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工业低碳转型发展。 开展低碳社区试点。 2014 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 在全国 启动低碳社区试点工作 。2015 年,发布 低碳社区 试 点 建设指南 并组织开展 低碳社区碳排放核算方法学 和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 指导各地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工作 ,开展 全国低碳社区示范遴选。计划在全国建设 1000个左右 低碳 社区试点并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打造一批符合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特 色 鲜明的低碳社区,为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引领和借鉴。 开展国家低碳城(镇 ) 试点。 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 选定广东深圳国际低碳城、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江苏镇江官塘低碳新城、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云南昆明呈贡低碳新区、湖北武汉 花山 生态新城、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作为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 。 组织 8 个低碳城(镇)试点单位 研究编制 试点实施方案 并完成批复 ,引导各试点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综合利用、基础设施低碳环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