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WRI-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1工作论文执行摘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的定位不仅仅是“摸清家底”,还应该为低碳发展决策作出支持。如何推进清单的编制和应用,对于地方乃至全国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具体的清单编制工作,在后续分析和应用清单结果方面的实践较少。本篇工作论文梳理了清单在中国可能的应用领域,分析了清单应用面临的挑战,初步探讨了解决方案,希望就数据分析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并辅以案例让读者对清单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结合中国政策背景以及国内外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作者总结清单在中国主要可以应用于两个领域。第一,支持目标制定与考核。一方面,通过清单提供的历史排放信息以及清单与其他分析相结合对未来减排潜力的预测,为制定减排目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将清单结果作为法定依据,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追踪和期末考核。第二,支持碳排放影响分析进而支撑决策。可以利用清单对既有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拟采取政策措施的减排潜力进行量化分析,包括对经济发展、人口政策、产业和行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变化、环境协同效应等因素的碳排放影响等。尽管识别了上述应用领域,目前清单在中国的应用仍然非常有限,原因可以归纳为来自以下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清单编制支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清单结果应用间接造成影响。主要问题包括统计基础薄弱、部门间协调不畅和资金能力欠缺。二是清单本身相关因素如滞后性、内容不足等对决策支持产生限制。主要体现在清单的滞后性影响其在追踪目标完成情况中的应用,以及现有清单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碳排放影响分析需求。三是城市管理者意愿和认识不足导致清单应用难。意愿不足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在地方政府工作议程中优先级别较低,认识不足体现在管理者对数据和分析支持决策的作用不够重视。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 领域、挑战和建议蒋小谦 房伟权 著Uses,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ity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in China目录执行摘要 1前言 . 2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现状 2城市的定义 . 2政策背景 3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展 . 4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目的 . 5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应用领域 6支持目标制定与考核 7支持碳排放影响分析 . . 9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挑战 . 18清单编制支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清单结果应用间接造成影响 . 18清单本身不完善对决策支持产生限制 18城市管理者的意愿和认识不足 . 19不同类型城市的挑战 19建议 . 20加强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支撑体系 . 20持续改进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质量 20转变发展理念和管理观念 . 20给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议 . 21注释 . 22参考文献 23引用建议蒋小谦、房伟权.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北京世界资源研究所 2015. http// | 上述三方面挑战环环紧扣。清单编制支撑体系的改善有助于促进清单本身技术性问题的改善,展示技术可行性和成功案例有助于改变管理者的意愿和认识,而管理者意愿和认识的改进又有助于解决清单编制支撑体系的问题。本文建议从完善清单编制支撑体系、持续改进清单质量,以及转变发展理念和管理观念三方面来解决清单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前言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报告、分析和应用是一系列连续且相辅相成的工作。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的定位不仅仅是“摸清家底”,还应该为低碳发展决策提供支撑。如何推进清单的编制和应用,对于地方乃至全国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具体的清单编制工作,在后续分析和应用清单结果方面的实践较少。 为此,世界资源研究所正着手编写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应用的国内外经验,旨在为分析和应用清单结果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图 1展示了世界资源研究所在清单编制与应用领域已经和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本篇工作论文是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应用的国内外经验报告的前期研究,主要梳理了清单在中国可能的应用领域,分析了清单应用面临的挑战,初步探讨了解决方案,希望就数据分析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并辅以案例让读者对清单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现状城市的定义城市的定义对于讨论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与应用十分重要。城市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指人口、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与农村相对应,例如建成区的概念。西方国家对城市的定义,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所指的“城市”、“城镇”都是采用这一概念。在中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城市的清单编制现状,包括城市的定义、政策背景、清单编制进展,并对清单编制目的的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出清单在中国的两个主要应用领域支持目标制定与考核,以及支持碳排放影响分析。第三部分讨论了清单在上述领域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四部分提出了建议。本文在完成过程中经历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专家评审等环节,但由于时间限制,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主要包括对清单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的介绍不尽完善,更多案例有待深入挖掘。此外,对国内城市调研时,一是样本数量没有覆盖所有已经编制了清单的城市,二是绝大多数受采访对象为研究机构和清单编制执行机构,对政府部门的调研不够。作者将在接下来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应用的国内外经验报告中就上述问题进行补充完善,开发更加详尽生动的案例。图 1 | 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城市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分析与应用领域的工作核算 报告 分析 应用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本 文),2015年发布。 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2012年发布测试版,2014年发布正式版;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 2013年发布1.0版本,将于2015年发布2.0版本。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应用的国内外经验,将于2015年发布。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3图 2 | 中国省级和地级行政区“十二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截至2014年12月)国 ,城 市 通 常 被 定 义 为“ 国 家 按 行 政 建 制 设 立 的 直 辖 市 、市 、镇 ”,包括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聚集的建成区,也包括非建成区和农村地区。本文即采用这一定义,即行政区划的概念。具体的,本文所指的城市可以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也可以是地级市、区县,甚至可以是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基础数据特点等与区县相似的镇。明确城市的定义和类型有着重要意义,不同类型城市面临的清单编制与应用的挑战可能不同,采取的解决措施也可能不同。本文在第三、第四章中除了阐述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建议外,也专门阐述了不同类型城市各自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建议。政策背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制定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并进行了逐级分解。 2009年 11月,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 缔 约 方大 会前 宣 布了 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的 目 标 ,并 作 为 约 束 性 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1年 12月 ,国 务 院 印 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 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0年下降 17的 目 标 ,并 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了省级目标,各省目标从 10至 19.5不 等 ,总体分布特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之后,部分省区陆续向地级市下达目标。根据对各地公开资料的调研 ,截 至 2014年 12月 ,共 有 323个地级市领到了上一级政府分配的“ 十 二 五 ”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下 降 目 标(图 2)。一 些 城市甚至为下辖区县制定了碳强度下降目标,或制定了重点行业领域目标。目前,“十二五”已经接近尾声,各级政府都面临着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任务。 。 在刚刚结束的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会议上,中美两国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 2030年左右注图中信息来自对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公开信息的盘点 ,主要来自省级“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文件。未制定或未公开地级市目标信息的省份用省级目标表示。“十二五” 单位GDP碳排放目标791011121313.515.51616.51717.51818.51919.52020.52114154 | 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城市未来可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碳排放约束,而目标的制定与考核都需要完备的数据支撑,清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此外,开展地方低碳试点也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的主要行动之一。 2010年国家发改委确定了第一批五省八市低碳试点, 2012年确定了第二批 29个省市( 1省 28市)低碳试点,其中对两批试点都要求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对第二批试点更明确增加了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要求。对两批试点的要求、国家“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及最新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年)等文件都提出要“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等要求。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展在上述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城市尝试开展清单编制工作。两批国家低碳试点中的全部 36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已经或正在编制其城市清单,一些非试点城市甚至是区县、园区等也在积极探索清单编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4年 12月 ,中 国 有 近60个城市(包括区县和园区)已经完成或正在编制清单(图 3)。在众多尝试中,浙江省走在了前列。 2014年 3月,浙江启动了省市县三级清单常态编制工作,要求11个地级市以及每个地级市的一个区县试点在 2014年年底之前完成 20102013年的清单编制, 2015年起各地级市以及下辖的90个区县都需要编制清单。此外,杭州、温州和宁波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还出台了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提出 2014年年底之前完成 20052013年的市级清单报告, 2015年起将清单编制常态化 2。 图 3 |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一览(截至2014年12月)大兴安岭地区呼和浩特新区成都和都江堰呼伦贝尔保定晋城保定青岛北京金昌延安宿迁淮安徐州新区镇江苏州上海济源广元武汉池州遵义重庆贵阳桂林广州云浮新区佛山禅城区深圳昆明秦皇岛石家庄景德镇南昌赣州南平浙江省11个地级市和5 个区县,包括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国家试点中山市小榄镇、 三角镇工业园区厦门吉林天津乌鲁木齐暂未找到相关资料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8 个)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28个)其他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城市(不完全统计)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5净调入/净调出电力排放反映的是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在考虑不同 城 市 减 排 任 务 公 平 性 时 较 为 重 要,而“ 范 围 二 ”排 放 则 反 映了城市对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的需求,对制定需求侧减排政策更为关键。基本没有城市计算 “范围三”排放,如跨境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排放、城际交通排放等。不计算“范围三”排放的原因一是省级清单指南未作要求,二是跨边界交通等“范围三”排放的计算难度较大。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清单在支持低碳发展决策方面的作用,作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进行了调研。由于无法对每个进行了清单编制的城市进行调研,作者采取了简化的方式,针对了解情况的清单编制方法研究机构和具体执行清单编制的技术支持机构进行调研。调查问卷提供了“上级政府要求 ” 、“ 支 持 目 标 制 定 ” 、“ 追 踪 目 标 完 成 情 况 ” 、“ 支 持 低 碳 发 展 规划 ”、“ 研 究 项 目 任 务 要 求 ”、“ 参 与 自 愿 报 告 项 目 ”、“ 数 据 公 开 ”、“ 法 律 规 定 ”和“ 其 他 ”等 9个选项,受访者可以最多选择三个选项 ,也 可 以 在“ 其 他 ”中 注 明 问 卷 未 提 到 的 情 况 。 10个受访机构中有 9个 给 予 了 反 馈 ,提 供 了 33个中国城市的情况,其中包括 12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的主要目的如下“上级政府要求”是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的首要原因。 27个城市 选 择 了“ 上 级 政 府 要 求 ”,占 总 票 数 的 35。“支持低碳发展规划”是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的第二大原因。一方面, 调查问卷的反馈显示有 25个 城 市 选 择 了“ 支 持 低 碳发 展 规 划 ”,占 总 票 数 的 32,其中有4个城市只是出于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这一目的而编制清单。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也了解到,尽管大多数中国城市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时考虑了温室气体排放因素,但很多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并没有以全面、完善的清单作为基础。这反映了清单的作用还没有受到充分认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数据基础还较为薄弱,例如,除了部分较为发达地区的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地级市都没有或者不公开能源平衡表这一关键数据来源,使得城市难以通过清单为低碳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作 为 对 比 ,作 者 也 对 国 外 35个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进行了调研, 35个国外城市的受访者与城市为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受访者代表一个城市,问卷内容和回答方式要求与针对中国城市的调研相同。 35个城市中有 27个 进 行 了反 馈 。图 4显示了中外城市的调研结果对比,可以看到,中外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较为集中,国外城市则较为多样化。 中国城市的目的只集中在五个选项,即“上级政府要求”、中国城市的清单编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城市类型 主要是地级(以上)市,也有部分区县、镇和工业园 区 尝 试 编 制 清 单 。图 3显示的已经或正在编制清单的 58个城市中有 4个直辖市、 42个地级市、 10个区县、 1个镇和 1个工业园区。清单编制年份 大多数城市只编制了 2010年 的 清 单 ,少 数 城 市编制了 20052010年、 20102013年的清单。清单涵盖的部门与温室气体种类 与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编 制 指 南 (以 下 简 称 IPCC国 家 清 单 指 南 )和 省 级 温 室气 体 清 单 编 制 指 南( 试 行 )(以 下 简 称 省 级 清 单 指 南 )的 要求保持一致,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和 林 业 以 及 废 弃 物 处 理 五 大 部 门 ,涵 盖 二 氧 化 碳( CO2)、甲烷( CH4)、氧 化 亚 氮( N2O)、氢 氟 碳 化 物( HFCs)、全 氟 化 碳( PFCs) 和六 氟化硫( SF6)六种温室气体。部分城市没有省级清单指南中规定的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11个行业,或者 这 部 分 排 放 所 占 比 例 非 常 小 ,因 此 只 计 算 了 CO2、 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对于 2013年京都 议 定书修正 案 新 规 定加 入 的 第七 种 温 室 气体 三氟化 氮( NF3),暂时还没有城市进行计算。清单涵盖的“范围”(专栏1) 所有城市都计算了 “范围一”排放。大多数城市只计算了净调入/净调出电力相关的排放,而没有报告电力、热力等总消费相关的排放,即“范围二”排放。专栏 1 | “范围”的定义2014年 12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 i)、C40 城市气候领袖群( C40)和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 iClei)在利马发布了全新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3。这一全新标准的制定是基于2012年发布 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测试版)以及在全球35个城市的试点工作。gpC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的“范围”这一概念进行了如下定义 “范围一”排放在城市地理边界内发生的排放。 “范围二”排放城市地理边界内活动消耗的来自电网的电力相关的排放,以及来自集中供暖和供冷的热力、蒸汽和/或冷力相关的排放。 “范围三”排放除“范围二”排放以外由城市边界内活动引起的其他边界外排放。需要注意的是,“范围二”排放的定义并非净调入/净调出的概念,而是总消费量相关的排放。此外,非上网电力,以及分布式供暖、供冷方式的热力、蒸汽和/或冷力不算作“范围二”排放。“范围三”排放主要包括跨边界交通、跨边界废弃物处理和电网损失相关的排放。6 | “支持目标制定”、“追踪目标完成情况”、“支持低碳发展规划”和“研究项目任务要求”,而国外城市的投票则分布于 10多个选项,除上述目的外,还包括“参与自愿报告项目”、“数据公开”、“法律规定”,以及问卷中未提供的选项,例如建立和完善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统 计 核 算 体 系 、能 力 建 设 等 。中国城市主要受上级政府要求编制清单,而国外城市更多从自身需要角度出发编制清单。 仅 5个 国 外 城 市 投 给 了“上 级 政府要求”这一选项。“追踪目标完成情况”是国外城市编制清单的首要原因,但在中国的应用较少。 国外城市清单编制目的中得票最多的是“ 追 踪 目 标 完 成 情 况 ”,占 得 票 数 的 20。“ 追 踪 目 标 完 成 情况”在中国城市中的得票虽然也占 20,排 在 清 单 编 制 目 的 的第三位,但这些城市全部来自浙江省,即除了浙江省正尝试探索将清单用于城市碳排放目标考核外,中国其他地区尚未有利用清单考核目标这方面的尝试。图 4 | 中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目的调研结果注柱状图中的数字代表城市数量,环状图中的百分数代表该选项得票数占总得票数的百分比。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应用领域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最基础的作用是“摸清家底”,目前已经编制了清单的城市基本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清单还应该为城市的低碳发展决策提供支撑。结合中国政策背景以及国内外城市编制清单的目的,作者总结清单在中国主要可以应用于两个领域支持目标制定与考核一方面,通过清单提供的历史排放信息以及清单与其他分析相结合对未来减排潜力的预测,为制定减排目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将清单结果作为法定依据,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追踪和期末考核。支持碳排放影响分析可以对既有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拟采取政策措施的未来减排潜力进行量化分析,包括对经济发展、人口政策、产业和行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变化、环境协同效应等因素的碳排放影响等。国内城市275717162125173 30 0 0 09 9713国外城市上级政府 要求支持目标制定追踪目标完成情况支持低碳发展规划研究项目任务要求参与自愿报告项目数据公开 法律规定 其他研究项目任务要求4上级政府要求 35支持制定碳排放目标9追踪目标完成情况20支持低碳发展规划32其他13支持制定碳排放目标17追踪目标完成情况20支持低碳发展规划17上级政府要求 5法律规定7数据公开9参与自愿报告项目9研究项目任务要求3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7支持目标制定与考核支持目标制定支持目标制定是清单应用领域中最复杂的一项,需要准确数据支撑定量分析、假设和论证。同时,目标制定还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等非排放因素。国家目标制定的背后有大量研究支撑,城市目标制定也应该如此。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的中国 2030年峰值目专栏 2 | 碳排放目标的制定与考核不应仅仅依赖于节能目标的原因现阶段,中国省、市、区县碳强度目标主要由上级政府分配,且分配过程主要参考了节能目标,这是中国制定地方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一大特点。在省级层面,黑龙江、西藏和青海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目标与节能目标相同,福建、广东、四川和云南比节能目标高1.5个百分点,其他省份比节能目标高1 个百分点4。地级市和区县层面碳排放目标的制定方法也基本相同,有的将上级行政单位的碳排放目标作为统一值分配给下属地市、区县,有的则将目标分为不同档次。例如,成都市将目标分为17.5、 18、 19.5三档分配给下辖20个区县5。中国能源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排放的80 6,节能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碳排放目标情况,参考节能目标制定和考核碳排放目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节能目标和碳排放目标不能完全划等号,原因有三第一,节能只针对能源活动,而碳排放除了能源活动外还涉及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以及废弃物处理。尽管中国2020年目标只针对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但长期来看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应该包括七种气体、全面涵盖所有排放源。第二,能源结构对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会产生影响,除非能源结构完全不发生变化,能源强度变化情况和碳强度变化情况不能划等号。高碳能源(参见专栏8 )所占比重增加的情况下,碳强度下降幅度小于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相反,低碳能源所占比重增加的情况下,碳强度下降幅度大于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第三,尽管都涉及能源活动,节能目标和碳排放目标的测算在能源数据的选择上有所区别。能源消费量可以从部门、消费环节和能源类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部门包括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消费环节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终端消费和运输管理过程中的损失量,能源类别包括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生物质能源。表1 总结了量化节能目标和碳排放目标的能源数据需求,两者的相同点和区别在于 从部门划分看,计算节能目标和碳排放目标使用的能源消费量均涉及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二者没有差异。 从 消费环节看,计算节能目标使用的能源消费量包括所有终端能源消费量(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加工转换过程和运输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损失量。计算碳排放目标使用的能源消费量则包括加工转换过程中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的投入量、一次终端能源消费量,以及运输管理过程中的二次能源损失量。主要区别在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包括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物理损失量,因为这部分能源并没有燃烧产生排放,同理,也不计算运输管理过程中的一次能源损失量,但运输管理过程中的二次能源损失因为在生产时已经产生了排放,所以需要计入。 从能源类别看,温室气体排放计算中,非化石能源的排放通常假设为零,因此不计算其排放,而能耗统计则需要将非化石能源一次电力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在生物质能源方面,能耗统计只包括作为商品的生物质能源,而温室气体排放还需要计算非商品生物质能源燃烧产生的排放,例如农村居民生活中的秸秆、薪柴燃烧等。标意味着地方政府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碳排放约束。如果碳强度目标的制定还可以参考节能目标,那么峰值相关的总量目标则必须有排放数据和分析进行支撑。在当前中国政府工作体制下,通过分解将压力传导至地方政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利用清单支持目标制定对于需要将目标分解至地级市的省级主管部门,以及需要将目标分解至区县的地级市主管部门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专栏 2阐述了碳排放目标的制定不应该仅仅依赖于节能目标的原因。中国城市应该尽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体系,为“十三五”和中长期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表 1 | 节能目标与碳排放目标涉及的能源数据需求对比注a 为“范围二”排放数据需求,b 为“范围三”排放数据需求,其他均为“范围一”排放数据需求。数据范围 节能目标 碳排放目标按部门一产 √ √二产 √ √三产 √ √居民生活 √ √按消费环节能源加工转换用于火力发电 和供热的投入量√其他能源加工 转换行业的投入量终端能源消费量一次能源,包括一次电力 √ √二次能源 √ √ a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中的损失量 √能源运输管理中的 一次能源损失量√能源运输管理中的 二次能源损失量√ √ b按能源类别化石能源 √ √非化石能源一次电力 √商业生物质能源 √ √非商业生物质能源 √8 | 支持目标追踪与考核如果没有目标完成情况的量化追踪与考核,目标就形同虚设,没有约束力也没有意义。及时、准确的目标追踪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监测目标完成进度,警示目标是否可以按期完成。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中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考核总分共计 100分,其中年度目标完成得 25分,累 计 进 度 目 标 完 成 得 25分。此 外,“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所辖地、市、州或行业,得1分;发布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考核实施方案,并对所辖地、市、州或行业开展评价考核,得1分”。考核办法还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测算数据也做出了规定,利用简化的能源消费数据作为考核目标是否完成的依据。作者认为,国家考核各省目标未使用省级清单作为依据,主要原因是目前资源和能力有限,各省还无法将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且清单编制所需时间也无法满足国家当年考核上一年目标完成情况 的 需 求 ,因 此 只 能 使 用 简 化 的 化 石 能 源 消 费 数 据 作 为 依 据 ,数 据上报时只考虑全省分能源品种的能源消费量,不考虑行业划。但长期来看,将全面、准确的清单作为法定考核依据是国际通行实践。国外经验也证明,清单滞后性缩短至一年,以清单作为依据进行 目 标 追 踪 与 考 核 是 完 全 可 行 的 。专 栏 3介绍了清单编制常态化的城市,一些城市的清单滞后性仅为一年,例如纽约,以及中国的杭州、温州、宁波等。专栏 4则介绍了纽约利用滞后一年的清单对其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进行追踪的情况。专栏 3 | 不同城市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频率本研究对全球41个城市的清单编制年份和频率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根据调研发生的时间,部分城市数据截至 2013年年底,部分城市数据截至 2014年年底),东京是清单编制最完善的城市,清单数据年份包括1970年、1980年,以及1990年以来共计25个年份。其他清单编制常态化较好的城市还包括斯德哥尔摩(19962012年)、伦敦和 布宜诺斯艾利斯(20002012年)、贝洛奥里藏特(20002010年)、 杭州、温州和宁波(20052013年)、纽约(20072013年)等。也有一些城市实行双年报(墨西哥城)、三年报(惠灵顿)、四年报(里约热内卢)或五年报(圣保罗)。 不同城市的清单编制频率如图5所示。图 5 | 不同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频率调研结果双年报、三年保、四年报、五年报或只编制过一次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年报阿德莱德墨尔本东京京都杭州宁波彭世洛拉赫蒂康沃尔纽约市莫兰德乔治敦戈亚尼亚贝洛奥里藏特皮拉西卡巴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洛斯阿尔托斯山萨斯卡通斯得哥尔摩北安普敦郡威克洛伦敦瑟兰亚伦达坎帕拉德班温州暖武里惠灵顿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9专栏 4 | 纽约利用温室气体清单对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追踪2007年,纽约市立法提出到2030年比2005年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目标,同时承诺考核体系力争做到透明且可量化,每年公布上一年度的任务完成进度。纽约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体系作为所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这个体系包括历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还包括对排放源及变化原因的分析,以支撑更为精准的减排方案设计。自2007年以来,纽约市每年都会在相关网站上(plany C网址http//www.nyc.gov/html/planyc/html/home/home.shtml)发布上一年的城市清单,其中详尽且准确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商界、政界、民间决策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是指导纽约市减排措施设计、设定目标、调整实施方案的基础。从纽约市历年清单中的数据可以看 到(图6 ) , 2005年以来纽约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3年比2005年排放降低了19,距2030年 30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图 6 | 纽约市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成进展数据来源纽约市 20072013 年历年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支持碳排放影响分析支持排放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日本学者 Yoichi Kaya在 1990年 提 出卡 亚( Kaya) 公 式 ,认 为地区碳排放量取决于人口、经济发展(以人均 GDP表 示)、能 源 强 度和单位能耗排放四大因素。这一公式和相关扩展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国家、省和城市层面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专栏 5例举了青岛市的案例)。此外,纽约市将排放增减贡献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效率因素和活动水平因素,每个因素下再进行细分(专栏 6)。日 本 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开发手册)则将排放增减贡献因素分为活动量、单耗和二氧化碳强度,之后再按照工业、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进行细分。进行碳排放影响分析会受到清单编制方法和质量的影响。清单详细程度决定了分析的深度,例如,分析产业、行业、能源结构的排放影响首先需要有产业、行业和反映能源结构的排放数据。此外,排放计算方法也会对分析产生影响。例如,在计算交通排放时,如果依靠能源消费总数或加油站数据计算,则只能对总排放量、排放趋势进行分析,如果活动水平数据分类够详细,也可以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排放、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此种计算方法无法分析燃油经济性、单位周转量能耗等效率因素的贡献。2005温室气体排放下降幅度目标-300-5-10-15-20-25-30-3520100-9-3-9-13-12-16-19 -19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1 2022 2023 2024 2026 2027 2028 20292013 2014201220112009200820072006 2020 2025 203010 | 专栏 5 | 20012010年青岛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有研究人员利用Kaya 公式对青岛市20012010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青岛市人口、经济发展、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能耗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见表 2,具体如下 人口和经济发展对青岛市碳排放的影响为正。人口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青岛市十年间人口总数波动不大。而人均gdp的贡献率非常大,除2002 年和2003年以外贡献率均超过了100, 2008年甚至高达246,说明经济发展是驱动碳排放增长的最大因素。 单位gdp 能耗对青岛市碳排放的影响为负,表明青岛市单位gdp能耗在过去十年间下降,带动其碳排放有所下降。 单位能耗碳排放对青岛市碳排放的总体影响为正,个别年份为负,但影响程度不大。这表明青岛市的能源结构并未得到优化,高碳能源的比重甚至有所上升。表 2 | 20012010年青岛市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人口 经济发展 单位 GDP 能耗 单位能耗碳排放 总效应年份变化量 (万吨)比重 ()变化量 (万吨)比重 ()变化量 (万吨)比重 ()变化量 (万吨)比重 ()变化量 (万吨)20012002 22.54 6.12 428.43 116.31 -3.35 -0.91 -79.26 -21.52 368.362003 24.41 4.49 477.07 87.85 -3.75 -0.69 45.31 8.34 543.042004 58.17 12.02 473.14 97.77 -128.68 -26.59 81.30 16.80 483.932005 60.25 18.38 593.27 180.98 -200.11 -61.04 -125.60 -38.31 327.812006 55.18 12.40 597.14 134.15 -232.46 -52.22 25.27 5.68 445.132007 60.57 35.05 413.31 239.12 -283.67 -164.12 -17.37 -10.05 172.842008 25.65 14.04 449.96 246.31 -353.45 -193.48 60.53 33.13 182.682009 10.05 3.05 621.40 188.79 -325.00 98.74 22.70 6.90 329.152010 5.62 2.36 454.45 190.62 -246.01 -103.19 24.35 10.21 238.41总效应 322.44 10.43 4508.16 145.83 -1776.46 -57.47 37.23 1.20 3091.36来源张占贞,2013,基于 Kaya 模型的青岛市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应用的领域、挑战和建议工作论文 | 2015年 1月 | 11专栏 6 | 20052013年纽约市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纽约市2014年发布的最新温室气体清单显示, 2013年纽约的排放为 480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比2005年的5911万吨下降了19。纽约市将20052013年期间排放下降的贡献因素总结为三方面,如图7所示,具体如下 外部因素包括人口和建筑增长,以及夏季和冬季气温对空调、供暖的影响。这些因素的效果相互抵消,使纽约市增加了191万吨 Co2e排放。 效率因素包括道路交通燃料经济性改善、街道照明效率提高、单位建筑面积电耗和热耗下降、热力生产效率提高等。这些因素累计使纽约市减少了344万吨Co2e排放。 活动水平因素包括汽车使用量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减少、跨边界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减少(导致用于运送废弃物的交通运输量减少)、垃圾填埋甲烷回收量增加、发电燃料低碳化(天然气替代煤炭)、sf6排放减少等。这些因素累积使纽约市减少了 958万吨Co2e排放。在上述减排贡献因素中,人口和建筑面积增加是唯一导致排放增加的因素,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减排做出了贡献。其中,天然气替代煤发电的贡献最大,帮助纽约市在八年间减少了660万吨Co2e排放,占总减排量的60。来源 cutive summary, inventory of new york C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2013图 7 | 20052013年纽约市温室气体减排驱动因素及量化分析结果人口和建筑增长冬天较暖夏天凉爽道路交通燃油经济性改善单位建筑面积电耗降低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效提高人均交通能耗汽车使用减少废弃物运输减少效率因素-344万吨外部因素191万吨活动水平因素-956万吨道路照明能效提高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减少污水处理排放减少垃圾填埋甲烷回收增加发电用高碳燃料减少供热效率提高SF6逃逸放减少42414059.112.34-0.18-0.26-0.03-0.85-1.890.02-0.25-0.05-0.04-0.55-0.02-0.14-6.60-0.80-2.0148.02-19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10-12013CO2e2005CO2e温室气体排放百万吨CO2e12 | 支持行业的排放影响分析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