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 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 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十政办发〔 2014〕 108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贯彻落实湖北省 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4 年 12月 31 日 十堰市贯彻落实湖 北省 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加强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完成 “ 十二五 ” 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 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 2014〕 55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2014年,全市单位 GDP 能耗、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 3.3、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总量控制 目标。2015 年,单位 GDP 能耗、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 “ 十二五 ” 及年度总量控制目标。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鄂政发〔 2014〕 20号),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及时完成省下达的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年度目标任务。(市经信委牵头,市发展 改革委、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配合) (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加强对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争到 2015年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达到 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 15。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规划,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准入条件,实行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培育 “ 节能医生 ” 、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 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5 亿元以上。(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配合) (三)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产能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型煤、清洁优质煤及清洁能源,限制销售灰分高于 16、硫分高于 1的散煤。增加天然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居民生活或替代燃煤。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到 2015年,全市新 能源消费比例达到 54以上。(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配合) (四)强化能评环评约束作用。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效水平和排污强度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暂停该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完善能评管理制度,规范评估机构,优化审查流程。(能评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环 评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 二、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五)推进实施重点工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运用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等成熟技术改造工程设备。加快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低品位余热利用、半导体照明、稀土永磁电机等先进技术装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全面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 2015 年底完成火电脱硝 20.7万千瓦,水泥脱硝 225 万吨(具体任务附后)。 2014 年底前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燃煤机组必须完成脱硫除尘系统升级改造。(市 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配合) 全市新建日处理能力 13 万吨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到 2015 年,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85以上,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 75以上,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以上, 50市、县城区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县城以上垃圾厂(场)的垃圾渗透滤液实现无害化处理。(市住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配合) 加快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 65以上。实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工程,到 2015年,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 85。加快推进有机肥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提升污染物去除效率。(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市财政局配合)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碳汇。(市林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 (六)加快更新改造燃煤锅炉。开展锅炉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调查。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到 2015 年底淘汰落后锅炉容量 701 蒸吨(具体任务附后)。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按期关停燃煤小锅炉、燃煤小机组;在供热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高效节能环保锅炉。全面推进燃煤锅炉除尘升级改造,禁止新建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对容量 20 蒸吨 /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施高效脱硫除尘改造。(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合) (七)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 2014 年底前,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 14157辆(具体任务附后), 在全市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到 2015年底,全市基本淘汰 2005 年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推进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委托工作, 2014 年底前实现社会化的环保检验机构全覆盖。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严格省外机动车转入要求。推行黄标车限行措施,逐步扩大限行范围。(市公安局牵头,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配合) (八)强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湖泊,重点治理劣五类等污染 严重水体。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格水功能区管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6。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加大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45。强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配合) 三、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九)加强工业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低碳 工业园区试点。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推动建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惩制度。到 2015 年底,万家企业实现节能量 20.1 万吨标准煤。(市经信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配合) (十)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 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 10以上。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 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市住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 (十一)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我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公交、环卫等行业优先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汽车,新增或者更新的客运出租车应当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继续推行甩挂运输,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行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配合) (十二)抓好公共 机构节能降碳。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及考核办法。推进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将 50以上的市直机关本级办公区建成节约型办公区。到2015 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能耗比 2010 年下降 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 12。(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 四、强化技术支撑 (十三)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以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 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在能耗高、节能减排潜力大的地区,实施一批能源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处置等综合示范科技研发项目。实施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化工、医药等行业源头控制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配合) (十四)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以发布目录、召开推广会等方式向社会推广一批重大节能低 碳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在钢铁烧结机脱硫、水泥脱硝和畜禽规模养殖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加快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配合) 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 (十五)完善价格政策。严格清理地方违规出台的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对电解铝企业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并逐步扩大到其他高耗能行业和产能过 剩行业。落实燃煤机组环保电价政策。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收缴率。(市物价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十堰供电公司配合) (十六)强化财税支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率,努力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相匹配。严格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减免政策。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做好煤炭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环境保护费改税、清理取消有关 收费基金等工作。(市财政局牵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物价局配合) (十七)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将节能减排降碳指标作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后备企业筛选的重要指标,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融资进行限制。建立节能减排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实现共享,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多元投资 主体和各类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人行十堰分行牵头,十堰银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配合) 六、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 (十八)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公布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空调、冰箱等量大面广终端用能产品目录,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粗钢、电解铝等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名单,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合) (十 九)探索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极探索和培育节能量交易市场,依托现有交易平台适时启动项目节能量交易。继续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排污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财政局配合) (二十)推行能效标识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支持市内企业申报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强化对认证结果的采信。将产品能效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市质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配合) (二十一)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落实电力需求侧 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建设市级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推广电能服务,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电网企业要确保完成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并对平台建设及试点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电力用户要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加大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市经信委牵头,十堰供电公司、市能源办配合) 七、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 (二十二)强化统计分析。加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计量与统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降碳的计量、统计、监测、核查体系,确 保相关指标数据准确。定期发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市统计局牵头,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配合) (二十三)加强监测预警。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确保监测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2014年底前,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全部建成在线监控装置,并将其运行情况纳入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到 2015 年底,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 82,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 80,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 95。各地要研究制定确保 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预警调控方案,根据形势适时启动。(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二十四)完善法规标准。根据国家、省法律法规和我市发展需要,抓紧制订和修改完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发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研究制订地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要求。(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配合) (二十五)强化执法监察。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到 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节能监察部门要针对万家 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专项监察。环保部门要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公布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发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依法查处违法用能排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牵头,市监察局配合) 八、落实目标责任 (二十六)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地要严格控制本地区能源消费增长。严格实施单位 GDP 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减排重点考核污染物控制目标、责任书 项目落实、监测监控体系建设运行等情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减排降碳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地区,必要时请市政府领导同志约谈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相关负责人在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一年内不得评选优秀和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超额完成 “ 十二五 ” 目标任务的地区,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适当奖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配合) (二十七)落实重点地区责任。 “ 十二五 ” 节能 减排降碳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要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措施,确保完成刚性任务。电力、钢铁、水泥、城镇污水治理等重点减排工程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加强检查督办,保证工程进度。年能源消费量 3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丹江口市和排放量较大的地区,要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为全市节能减排降碳多作贡献。十堰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前一年完成 “ 十二五 ” 节能目标。(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财政局配合) (二十八)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多方齐抓共 管,形成工作合力。市发展改革委要履行好省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会同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监督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督促实施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环保局等部门要全面加强监管,其他各相关部门也要抓紧行动,共同做好节能减排降碳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经信委等部门负责) (二十九)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及时公开节能环保信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市属企业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情况作为企业绩效和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要力争提前完成 “ 十二五 ” 节能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企业自律、树立行业标杆、制定技术规范、推广先进典型等方面的作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国资委配合) (三十)动员公众积极参与。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社会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鼓励对政府和企业落实节能减排降碳责任进行社会监督。(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配合) 附件 1、 2014-2015 年各地区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略) 2、 2014-2015 年各地区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略) 3、 2014-2015 年各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略) 4、 2014 年各地区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略)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