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09 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09 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三府办〔 2009〕 221 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2009 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第 40 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 ○○ 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2009 年三亚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加快我市发展生态产业和 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 年度海南生态省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琼府办〔 2009〕 74号)的要求,结合我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就 2009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 16 项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如下 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保障生态安全 (一)实施天然林保护、 “ 三边 ” 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开展防护林和海防林建设工作,完成 1000 亩的防护林建设,在调整我市海防林规划的基础上,完成省下达三年海防林建设任务( 原规划三年面积 16503亩,已完成 11820亩,尚未完成任务 4683亩)。公路林造林绿化总长度 26公里,种植苗木 6800 株,组织培育苗木 90 万株,其中海防林、防护林苗木 80 万株,花梨苗 10 万株。在 7-8 月组织一次全市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人次 8000人,种植苗木 17000株。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规划工作。提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逐步完成各自然保护区 “ 三区 ” 划分,保护生物多样性。(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绿化委员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各镇政府) (二)实施饮用水源 地保护工程,保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完成我市 4 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立碑定界工作,并通过验收;待省政府批准大隆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后,即启动大隆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界立桩工作,并争取年内通过验收。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核查工作,制定方案开展清除排污口工作,设置保护区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经济作物的退果还林方案,并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卫生 局、市园林环卫局、市林业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农业局、各镇政府) 二、推进节能减排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防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全力推进我市各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海棠湾、荔枝沟、红塘湾三宗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前期工作进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科学优化工作程序,严格控制工作节点,确保项目按期建设完成。按照 “ 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 ” 的三级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市 6个镇范围内尽快建成 10个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加大对我市各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开展整顿宁远河、三亚河、藤桥河沿岸垃圾堆放工作,确保三大流域沿岸用水卫生安全。(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园林环卫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规划建设局、海棠湾管委会、有关镇政府) (二)试点推广种植、养殖业污染处理技术。推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沿海高位池 “ 闭环 ” 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和养猪场的污染零排放技术。加强养猪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引导畜禽养殖业向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生态模式发展。尽快启动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改扩项目的建设。(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有关镇政 府) (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在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等领域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0.7751 吨标准煤(按 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努力完成万元 GDP 能耗下降 2.5的节能目标,全市COD 和 SO2年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4243 吨和 200 吨以下。在油气化工、建材、建筑、旅游等行业企业中,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推进亚龙湾冰蓄冷区域供冷示范项目建设,争取 2009年底前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厉行节水减污,普及节水型器具, 进行灌区改造和供水管网改造,使城区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0.50-0.55,城市供水损失率降至 15以下。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建立我市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完善污染源监控技术档案,全面提升我市污染控制能力。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努力推行机动车排气合格标志,加大对机动车排气的路检、停放地抽检等监管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抓好橡胶加工废水排放治理工作,加强对立才橡胶加工厂废水治理施工监督。加大电磁辐射的监督管理力度,防治电 磁辐射污染。(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统计局、有关镇政府) (四)加强全市城镇公共照明节约用电工作。推进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照明试点项目,在 2009 年底前,全市公共照明要将设计超标准、设置超范围、节能控制不合理的项目全部进行更新改造,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有关镇政府) (五)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大 “ 禁实 ” 工作力度,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严格控制 新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坚决关闭实心粘土砖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和生产线。继续保持在市区、亚龙湾、海坡、南山、天涯海角等 “ 禁实 ” 区内的建设工程全面淘汰实心粘土砖,全部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在 “ 禁实 ”的基础上,鼓励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限制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建设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镇政府) 三、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产业 (一)积极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发展热带花卉、反季节瓜果、药用植物等特色产业,实施农业 标准化生产,扩大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建设集约化养猪场大中型沼气池 2个,建造户用沼气池 2400个,新建镇(村)沼气技术服务站(点) 14个,新增无公害瓜果菜基地面积 1000亩。继续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和贝类底播养殖等高效生态型水产品养殖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林业局、有关镇政府) (二)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本地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吸引知名 IT 企业和高科技研发中心进驻,加快三亚创意产 业基地的建设,调整我市工业布局和促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工委、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交通局、有关镇政府) (三)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开发文明生态村乡村生态旅游、热带雨林天然生态旅游和海洋探奇生态旅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产品。建设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提升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天涯海角、南天生态大观园、亚龙湾及亚龙湾热带雨林公园等生态旅游区服务水平,丰富其生态旅游的内涵。推动三亚海上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发展。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加强旅游行业自身能力建设,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提高旅游行业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进游客到访中心、 “ 天涯通 ”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等一批对客服务项目建设,开发和建设韩语网站,增加信息服务受众。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夯实基础。(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规划建设局、有关镇政府) 四、加强生态文明系列工程建设 (一)积极推进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完成三亚生态市建设规划和三亚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各项审批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建立 新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有关镇政府) (二)深入开展文明生态集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重点抓好田独镇、凤凰镇等文明生态集镇(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局、有关镇政府) (三)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创建环保小康示范村,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 “ 政府推动、农民主动、社会联动 ” 的创建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其它各项资金,集中投向、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新建文明生态村65 个。完成三 亚田独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和田独镇上下廖村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工作,积极抓紧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争取在全市新建 2个省级小康示范村。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广应用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和生活垃圾减量化实用技术,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农村生活污染问题。(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新农办、市规划建设局、市农业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有关镇政府) 五、完善生态市建设政策和法规体系 (一)加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察检查力度。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与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力 度,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继续加强对一次塑料制品生产的监管工作,消除白色污染。严厉打击贩卖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责任单位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林业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市建设十周年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丰富我市生态文化,在企业中提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向全市人民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发挥乡 镇宣传文化站的作用。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继续抓好市五小、市九小、市二中、崖城镇赤草小学、海棠湾镇江林小学、凤凰镇水蛟小学 6 所文明安全生态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好市一中、市一小绿色学校的巩固工作,评比表彰一批创建工作先进学校。积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具有三亚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各镇政府) 六、建立生态市建设投资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生态市建设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由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生态 市建设。统筹各类预算内、外资金,除从市级可用财力中安排建设资金外,还应从生态环境资源补偿相关收费收入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生态市建设。加强生态市项目管理,制定及完善生态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促进生态市目标实现。(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