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千家企业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 大卫与露茜儿·派克德基金会 威廉与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 合盟 能 源 基 金 会 项目资助号 -------------------------------------------------------------------------------------------------------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二ОО八年三月 ii课 题 组 成 员 一、课题组组长 戴彦德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二、课题组副组长 周伏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研究员 三、课题组成员 熊华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助理研究员 刘志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研究员 郁 聪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研究员 田智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助理研究员 伊文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研究实习员 王义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研究实习员 iii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3 一、现有的企业能源统计制度不能很好支撑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 3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企业节能效果评价方法论 4 三、亟待提高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的综合能力 5 第二章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总体框架 .7 一、构建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7 二、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总体框架 9 第三章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13 一、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13 二、评估指标定义与内涵 19 第四章 评估指标的取值和计算方法 .25 一、各项节能量的计算方法 25 二、产品能耗指标的统计口径和取值方法 29 三、主要高耗能行业装备与技术经济指标 48 四、部分指标的取值与计算方法 49 五、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51 第五章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的实施程序 .53 一、企业自评估实施程序 53 二、政府 /行业评估实施程序 54 第六章 实施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条件 .57 一、评估的管理制度 57 二、实施的保障条件 59 附录 国际有代表性的能源消费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62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前 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05]21 号)精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促进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6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 [2006]571号) ,决定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 个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大户,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70左右。重点耗能行业中的高耗能企业又是工业能源消费的大户。 据统计, 千家企业 2006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7.97 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 50左右。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中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强化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两年,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实施不断取得进展。但如何评价企业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而评价该专项行动的实施效果,目前尚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评价方法体系。虽然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发布了单位 GDP 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 、 单位 GDP 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 单位 GDP 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对能耗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一是比较原则性,缺乏具体的操作实施细则和指标的计算、取值方法,二是更侧重于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政考核,指标比较单一,对企业节能状况的综合评价和整个专项行动整体效果的评价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作为我国政府在节能领域推动、实施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在期中或期末开展相应的评估和监测活动,对推动该项行动的有效实施、实现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研究的目标是在分析能源统计和监测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 开发一套适用于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效果评估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同时提出面向不同对象的、具有现实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2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程序及管理制度,引导和促进千家高耗能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和开展节能活动, 为 “十一五” 期中和期末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量化评估服务。 本评估体系的目的是对企业或行动的节能活动及效果进行全面、 多层次的表征和评价,为相关人员和决策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节能状况而服务。因此,本评估体系将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和反映企业在节能方面的原始状况,不会像以往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一样,对每项指标设定评价基准值,并通过指标权重计算一个综合评价值或评分值。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 提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局限于政府对千家企业节能量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行政考核的目的,更是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对企业的节能实践以及整个专项行动的综合效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及时掌握专项行动各方面的进展情况,为总结相关经验和不足、制定和调整后续政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提出的各项指标取值、计算和验证方法可为企业能效目标责任考核的具体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可以引导、督促企业加强指标体系中涉及的、与节能工作相关的各项实践。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3第一章 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长期高居 70左右。因此,中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一直以工业为主,无论是法律、法规、标准,还是政策、措施、规划,都主要向工业领域倾斜。工业企业作为节能的主体,一直是节能工作重点和政策受力点。但是,如何评价节能政策、措施及相关行动在工业企业的实施效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完整的企业节能效果评价的方法,更没有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企业节能效果评价体系。现有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有的企业能源统计制度不能很好支撑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节能效果评价的基础。 1982 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建立了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逐步建立了国家能源统计制度,如建立了能源的投入与产出调查制度、地区能源平衡表的编制与报送制度、主要工业产品单位综合能耗调查制度、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的直接报送制度。各工业部门相应组织制定了能源管理、技术、产品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建立了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编制了企业能源平衡表,通过部门统计汇总,定期上报国家有关节能主管部门。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国家颁布了“企业能源平衡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的暂行规定” ,并组织有关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耗能行业起草并出台了“企业能耗指标计算通则” 。通过贯彻“企业能源平衡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的暂行规定”和“企业能耗指标计算通则” ,统一了主要耗能产品的统计范围和计算口径,使同类企业产品的能耗指标更具可比性。为了搞好综合能耗考核和产品单耗考核,国家制定了能源管理、技术和产品标准等 400 多项, 14 个主要耗能部门制定了 27 个节能设计规范,制定了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建立了重点企业能源消费报表、地区能源平衡表的制度;各工业行业分别制定了“企业能源平衡及能耗指标计算办法的暂行规定” ;冶金、轻工等部门还进一步制定了工序定额、工业窑炉分等、分级标准,加强了对企业和用能单位的能耗控制;在企业层面,特别是在近千个重点耗能企业中,普遍开展了能源计量、能量平衡测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4试、定额管理等基础工作,逐步加强了企业的能源管理。可以说,从 1982 年起以编制能源平衡表为标志,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能源消费统计体系,这套体系在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条件下推动企业节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能源统计方法与制度的改革缺乏正确的适应性调整, 能源消费统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导致统计指标及调查内容不断减少,功能不断弱化;企业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部分流失;过去规定的产品 工艺或工序 统计范围、统计口径、折标系数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又缺乏统一、规范的解决方法;废止了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 企业能源网络绘制方法 、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等国家标准,造成企业在能量计量、能源平衡工作上的缺位,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目前,仅存的与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相关的能源统计制度只有“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该制度是由国家统计局颁布, 由企业直接报送或由各地区统计局负责报送的能源统计制度。该制度涉及的能源消费统计主要反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情况,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和损耗情况等,不能反映节能技术改造、 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变化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情况。因此,现有企业能源统计制度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节能效果评价工作的需要。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企业节能效果评价方法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一系列与企业能源消费计量、能源审计、能源管理相关的标准,指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相关的主要国家标准按照使用目的分类如表 1-1 所示。 表 1-1 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 代码 目的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BGT2589-90 企业计算综合能耗的原则和方法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3234-1991 企业计算节能量的具体方法 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 GBT12732-1991 企业确定单耗定额和实现定额的依据和方法 计算方法类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2588-2000 企业计算主要用能设备热效率的方法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5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 企业开展合理用热评价的技术指导文件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企业开展合理用电评价的技术指导文件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17166-1997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技术指导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 GBT17167-1997 企业安装能源计量器具的依据 工业锅炉节能检测方法 GBT15317-1994 指导企业确定锅炉节能效果 技术评价类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1994 提供企业开展节能监测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3438-93 企业开展能量平衡统计的原则和方法 企业管理类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企业能源管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从上述标准的使用目的和指导意义上看, 大多数能源标准是指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与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直接相关的标准主要是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但大多数是标准是针对单项设备、单项能源管理手段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企业节能效果评估标准和技术方法。 从实际情况看,企业节能效果的评价多停留在项目层次,企业在申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时,必须提交项目预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包含有无项目的节能量分析;改造项目完成后,如果申请国债项目或地方节能资金的补贴,还将提交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其中也包含节能量的测算内容。但是,这些节能量的预评估还是后评估,都停留在节能措施改造项目层面,很少有企业开展整体层面包括技术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调整产品结构等全方位节能量的评估工作。可以说, 缺乏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的方法是影响企业开展节能效果评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亟待提高企业节能效果评估的综合能力 目前,企业能源效果评估能力的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主要靠手工计算和填报,随意性较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考核和监控, 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企业能源统计数据库和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对历史数据的连续记载。 由于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计算方法不统一, 企业管理人员对能源消费指标和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6概念的理解不一致,以及选取指标口径的差异,造成企业间能源消费数据可比性比较差,无法开展企业节能效果评价中的节能量汇总和比较。 缺乏对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的核准能力。尽管计算企业节能量有国家标准, 但工业行业多、 类型复杂, 节能量的计算可以产值 (净产值)为基础,也可以根据产品产量计算。特别是基于产值计算的节能量,不确定因素和随意性较多, 准确核算节能量需要统计部门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参与,通过现场调研和多指标验证,才能提高企业节能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目前,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仅负责核准省级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数据,缺少从事核准企业数据的能力,也缺乏多指标验证企业能源消费数据的方法。 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节能量分解方法缺乏科学性, 为企业节能效果评估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带来困难。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0 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0%左右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约束性目标,各地方政府与重点用能企业纷纷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其中节能量指标的确定没有充分依据企业节能潜力分析,而是根据企业能源消耗比重分配节能量。不甚科学的前期工作为以后节能效果评估和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工作增加了难度。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7第二章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总体框架 一、构建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是在开展企业节能状况综合评价的客观需要这一发展形势下提出的,构建这一体系必须解决以下几大问题一是要跳出以往仅对节能量进行简单计算和比对的评估模式, 应对企业的节能状况及在行业中所处的能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激励企业向行业最佳水平努力;二是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并尽量做到定量评估;三是评估要以企业为基础,但还应辅以一定的行业评估和地方评估,做到条块结合,从而最终完成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对整个行动的宏观评估;四是该体系应对节能行政考核体系形成有力的支撑,为其实施和具体操作奠定基础; 五是效果评估体系建设必须服务于开展实际评估活动的需要,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此,构建评估体系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问题。 1、评估体系应满足多重目的,解决多个层面的问题。 构建的评估体系应满足企业、政府开展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要求,应满足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和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进行实施监测的要求, 也应为政府开展相应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施细则。 2、评估体系应有多层面、多方位的评估主体。 构建的评估体系主要应用于企业自评估,支持企业对自己的节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应适用于行业协会或地方政府对本行业、本区域企业节能状况的综合评价,利于对单个企业在全行业、全国的地位进行全面的认识;也应适用于中央政府对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开展整体评估,为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政策奠定基础。由于可能有多个评估主体, 评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评估的目的和重点也各有差异, 因此,该评估体系应分层次构建, 在不同层面、 面向不同主体和对象, 其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和程序均应有所区别,但各层次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 3、评估体系应体现综合性和全面 性,同时也应考虑可操作性。 国务院已经发布了 单位 GDP 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 , 设计的考核指标简洁、 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政府对企业的目标责任考核; 而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估体系不局限于节能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8量的计算和分析,而更是对包括节能量在内的企业节能效果的全面评估,这种评估既包括企业层面的微观自评估, 也包括体现评估企业在行业中的水平和地位的中观评估, 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 层次更为繁复, 要求构建的指标体系更加全面,体现的内涵更加丰富,表征的信息更加详细。但同时也应考虑到企业统计和计量工作的实际,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力争实现可操作性与全面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4、评估体系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标的设置应科学合理,指标的取值和计算方法应规范和统一,指标间相互关系应简洁明了,逻辑性强,不存在冲突或重叠的现象; 评估程序应力求简要, 更多考虑与现有工作体系相结合、 相匹配,降低评估成本。 5、评估指标应有较强的指引性。 构建评估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展评估而评估,更多是帮助和督促企业对自身的各项节能活动及相应成效进行全面认识,发现问题和不足,引导企业有目的地开展节能工作;支持政府掌握、了解较为全面的情况,为及时制定和调整政策方向、发挥重大社会工程的最大效益服务。 上述问题是构建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系统全面 该评估体系是对企业节能状况的综合评价, 其评估内容既有综合的又有具体的,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指标设置应全面、系统,既要对企业取得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也要对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企业节能的可持续能力和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在指标类型方面,既要有技术性指标,也要有经济性指标,同时管理类指标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指标应构成一个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系统。 (二)连续稳定 系统全面是对评估体系在空间完整性上的要求, 连续稳定是对评估体系在时间完整性上的要求。科学有效的评估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相对稳定的评估系统,可以清楚看到各指标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变化,不论是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9对当前的实际状况,还是未来的演变趋势,都能有比较客观的判断。 (三)可靠客观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和数据说话,不能用权威和个人判断来左右,应当用统一的标准化的衡量尺度进行取舍,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估指标的设立应符合实证性和逻辑性,必须来自对客观实践的观察和科学的抽象。 (四)操作简便 本评估体系涉及的指标虽然复杂, 但指标的设计应考虑当前企业能源统计和国家能源统计的实际状况,尽量选取可靠性高、计算简单的指标,减少评估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量,降低指标计算的出错率,提高评估结果可靠性。本评估体系在可操作性上的目标应是在企业层面进行的评估,大部分企业有能力顺利实施;在中观层面进行的评估,大部分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能够顺利进行。 (五)适用面宽 本评估体系是应用于整个工业部门, 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工业部门的一般性特点, 不应局限于某一行业的特定条件; 同时也应考虑各企业基础条件的差异性,推动评估体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基础条件下的运用。 二、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总体框架 基于上述几大问题和基本原则, 构建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从企业入手,以企业节能状况的自评估为基础,辅以行业或地区层面的中观评估,从行业角度对各企业节能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估结果经汇总后即可构成中央政府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宏观评估的基础; 评估的内容不局限于节能量,更是对节能效果、行业内能效改善质量、可持续节能能力、节能潜力等内容的综合评价,同时也包括指标的验证和校核等内容;为保证评估体系的操作实施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科学合理的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符合实际的实施程序和步骤也应是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0二是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 是将评估的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侧重点分为若干大类, 在某个大类下具体设置多个或多级能够体现评价目的和评价意图的指标系列,同时也包括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取值方法、统计口径等;三是评价方法、准则及实施步骤等,包括面向不同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工作程序、实施步骤和管理制度,以及保障评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政策和措施等(见图 2-1) 。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分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是企业微观层次, 是以企业为边界, 评估主体和评估对象均为企业,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的节能进展及效果、可持续的节能能力和未来的节能潜力等。 第二层次是行业协会或地方政府层次,评估主体是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对象仍然是企业,但评估内容与企业自评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同点是企业自评估的内容仍然是本层次评估内容的一部分,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也完全一致, 对该部分内容的评估也是以企业自评估的结果为基础展开的,而不是另行计算和评估;其区别在于这一层次的评估不仅包括对各企业节能成效、节能能力及节能潜力等方面的评估,还包括对各企业在行业内能效改善质量和相关指标校核验证等内容的评估。这一层次评估的着眼点更为宏观,内容更加丰富,评价更显综合,架构更加严整。 第三层次是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层次,评估主体是国家节能主管部门,评估对象是整个“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这一层次的评估主要采用汇总各层次评估结果的方法来进行,其评估内容包括“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取得的成效和进展、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努力、 “行动”的未来潜力及努力的方向、千家企业节能管理和技术装备的变化情况等。 从三个层次评估的作用和地位看,企业自评估是本评估体系的基础,是评估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整个评估体系顺利运转的先决条件;行业或地方政府评估在评估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利用了企业自评估这一基础平台,共享了数据和信息, 又扩展了评估内容, 提升了评估层次, 打破了企业自评估的局限,完善了评估架构,是保证评估质量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国家节能主管部门的宏观评估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是完成由“个体评估”向“整体评估”过渡的必由之路,是发挥评估最大政策效益的必需环节。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1构建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实践活动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不局限于节能量,还包括节能管理、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等方方面面的效果,获得的信息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深刻内涵的,可为企业管理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采取相关对策奠定基础;二是建议的评估方法体系可以为政府实施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便于政府开展对个别企业的抽查和案例研究;三是便于政府部门既从微观上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基础信息,又从宏观上把握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动向,对一些问题开展综合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政策、取得“行动”的最大效益服务。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2图 2-1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框架图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3第三章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整个评估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评估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评估的目的和所要实现的目标也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来体现的。可以说,整个评估体系的构架是以指标体系的设计为基础的。本研究所建议的指标体系首先按评估的具体内容和不同出发点分为若干大类, 在每一大类下根据不同指标类型又分为不同小类,直至细化到单个可验证、可获取的指标层次。指标中既有通用性、综合性的指标,也有体现各行业特点、可根据不同行业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业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评估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贯彻评估者的意图;又要简洁明了,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普适性,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 一、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由于本评估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特定的评估内容和评估重点,因此,各层次评估的指标体系也应分别构建,但其间不是完全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 ◆ 企业自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在企业自评估层次,根据评估的目的和内容,同时考虑企业的可操作性和数据基础,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见图 3-1) 第一部分为节能效果指标, 主要描述企业自行动实施以来在节能方面取得的重要效果,这些效果用实现的节能量来表示,包括产值节能量、产品节能量、结构调整节能量等多层次的节能量。 第二部分为可持续节能能力指标,用以表征企业在加强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节能持续推动力方面的状况。这一大类指标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一是有关节能投资的情况,二是有关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的情况,三是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的情况,四是有关节能技改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五是有关节能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 第三部分为节能潜力指标, 用以表征企业在短期内可能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能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4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这一类指标由一系列有关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指标构成,如主体设备的节能改造率、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或设备的比重等,这类指标既反映企业的现状,也反映短期内技术水平提升的空间和节能潜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了企业推进节能工作的难易程度。 ◆ 行业 /地方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在行业或地方政府层面,基于突出评估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考虑,同时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其评估指标是以企业自评估为基础并进行适当扩展而形成的。在这一层面,对各千家企业评估的基础指标与企业自评估指标相同,但出发点不同企业自评估侧重通过统计资料或各类报表、按规定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计算或打分,行业或地方政府则侧重以企业自评估结果为基础,对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校核和综合分析, 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在这一层面,除了与企业自评估保持一致的指标如节能量、 可持续节能能力以及节能潜力等之外,还在两方面进行了扩展(见图 3-2) 一是增加了从全行业层面对企业能效改善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 这类指标由两方面指标系列构成,一方面是企业若干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现状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是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线和出发点;另一方面是企业能耗指标下降率与行业平均下降率的比值, 反映了企业节能降耗效果在行业中的地位。 二是增加了从宏观层面对企业关键评估指标进行校核和验证的指标。 这类指标包括各类节能量间的数学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节能投资增速与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率是否匹配,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速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是否协调,能源成本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否出现大幅波动等。 ◆ 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宏观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对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评估 ,是在企业自评估和行业 /地方政府评估的基础上,汇总相关评估结果而进行的。对整个行动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取得的成效和进展,二是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努力,三是节能管理和技术装备变化的跟踪监测;四是未来 的节能潜力及努力的方向(见图3-3) 。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5对于取得的成效和进展的评估, 包括实现的总节能量和行业平均单耗水平下降率两方面的宏观评估内容,主要来自微观和中观层面有关节能量、企业能耗指标下降情况等评估结果的汇总 (其中 1 亿吨标煤的节能量目标对应于企业产品节能量) ; 对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努力的评估,可按政府和企业两条主线进行,其中对企业所作努力的评估,主要来自各企业可持续节能能力评估结果的汇总和归纳,其内容包括企业节能投入、加强组织和领导、加强节能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 对节能管理和技术装备变化的跟踪监测,主要来自有关企业装备、技术经济指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其监测内容可包括处于不同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企业分布情况;企业节能改造及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淘汰落后产能 /设备的情况;企业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情况。 对未来宏观节能潜力和努力方向的评估, 来自对各企业节能潜力评估结果的汇总和综合分析,其内容可包括未来大型先进装置 /产能比重提高的空间、不同类型企业主体设备改造提升的可能性及潜力、应尽快淘汰的产能 /装置比重等。 通过上述宏观评估,预期目的是掌握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实施进展,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为调整、制定政策服务。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6图 3-1 企业自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7图 3-2 行业 /地方政府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8图 3-3 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宏观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19二、评估指标定义与内涵 (一)节能量指标 节能量指标设计了产值节能量、产品节能量和结构调整节能量三大类 企业产值节能量 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 GBT13234-1991)的定义,企业产值节能量是用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计算的总量, 而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是用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 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而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结构调整节能量 是指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和产品所代表价值变化形成的节能量,反映了结构变化和产品增值的节能效果,在数值上等于企业产值节能量与产品总节能量的差额(这三种节能量之间的关系在第四章有详细论述) 。 通过上述各类节能量指标的计算,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总节能量的具体构成,丰富了节能量这一指标的内涵,并可以详细评估各类因素对企业总节能量的贡献和影响,为确定企业下一步的节能努力方向奠定基础。 为了更详细分析企业各项活动对产品节能量的影响, 课题组又对产品节能量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分,设计了技改措施节能量、淘汰落后节能量和新增先进产能节能量。其中 技改措施节能量 是指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和采用新工艺等措施后,比采取该措施前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工件)所减少的综合能源消耗量,反映了企业技术改造措施的节能效果。 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量 是指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及相应产能并新建先进产能予以替代所形成的节能量, 在数量上等于利用先进产能生产同样数量产品(工件)所消耗的能源比原有落后设备消耗量的减少量。 新增先进产能节能量 是指在原有产能规模基础上,为扩大产能而完全新增先进产能(区别于为淘汰落后产能而形成的替代产能)所形成的节能量,在数量上等于利用新增先进产能生产同样数量产品所 消耗的能源比原有设备平均消耗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20量的减少量。 在企业相关数据齐备并且计算方法无误的条件下, 这三类节能量之和应等于企业产品总节能量。 (二)可持续节能能力指标 可持续节能能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切实加大投入、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建立节能长效推动机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付出的努力, 是对企业内部节能持续推动力的一种评价。可持续节能能力指标可分为五个方面,包括 节能投资情况、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节能目标分解和落 实情况、节能技改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节能管理和制度建设情况等。 节能投资总额 是指企业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实施 的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反映了企业在节能资金投入方面的努力情况。投资是企业开展节能工作必不可缺的资源,是形成可持续节能能力的重要保障。 对 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 的评估主要从是否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研究部署企业节 能工作和是否设立或指定节能管理专门机构并提供工作保障两方面进行。 对 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 的评估主要从是否按年度将节能目标分解到车间、班组或个人,是否对节能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评,是否实施节能奖惩制度等三方面来进行。在此,课题组设计了 生产人员节能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重 这一定量指标来评价企业开展节能考评的情况,这一指标虽然不反映全貌,也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可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进行节能目标分解、实施节能奖惩制度和调动全员节能积极性的力度与进展。 在 节能技改计划落实和完成情况 评估指标中设计了节能措施落实率这一定量指标,用于评估企业落实节能规划所提出各类措施的情况。 节能措施落实率 是指已按计划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节能措施数 占节能规划中所提出的全部节能措施的比重。设计这一指标的主要考虑是企业往往制定较为详细、乐观、超前的节能计划,但疏于执行,落实率比较低,通过这一指标可督促企业加强各项措施的实施。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21对 节能管理和制度建设情况 的评估主要从是否开展能源审计并建立耗能设备能耗定额管理制度、是否依法依 规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新 /改 /扩建项目是否按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建设等方面来进行。 考虑到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重要性及其量化评价的可能性, 课题组设计了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依规配备率 这一指标来定量评估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 该指标是指企业已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占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 GB 17167- 2006)要求应配备的全部能源计量器具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实际情况与国家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 (三)节能潜力指标 节能潜力指标反映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提升用能水平的可能性和潜力,指出了下一步节能工作的重点之所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善能效的难易程度。 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予以表征 既有主体设备节能改造率 是指在当前设备基础上已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占所有可在该设备上实施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技改措施的比重,反映了设备当前的能效水平与理想状态的差距。 大型先进装置 /产能比重 是指企业主体设备中属于行业先进水平(或结构调整目录中鼓励类设备)的设备占所有主体设备的比重,反映了企业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设备越先进,节能潜力就越小,进一步提高能效的难度就越大) 。 不符合能耗限额标准的产能比重 是指企业内不满足国家能效限额强制标准最低限的生产能力(装置)占全部产能的比重,反映了企业短期内通过改造或淘汰可实现能效提升的空间和潜力(该比重越大,说明企业在国家强制标准压力之下通过淘汰或改造实现的节能潜力就越大) 。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是指按行业公认口径统计的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结构节能方面的潜力(该值越低,说明加强产品结构调整的潜力和空间就越大,相应的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潜力就越大) 。 千家企业节能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22(四)行业内能效改善质量评价指标 能效改善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通过企业各项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来体现,其出发点是评价一个企业的节能状况,不仅要看企业个体,还要将这个企业放入整个行业来考察其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 不仅要纵向考察自身的历史变化,也要横向考察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对比。 对比分两类, 一类是绝对量的对比 ,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可比能耗、主要工序可比能耗等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综合反映了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在全行业中的地位,反映了企业能源利用的质量,比值越低说明企业提高能效的基点高、 难度大, 在实现相同节能量的条件下其质量更高, 对行业的贡献更大。为了保证指标的可比性,统一计算口径,这里的对比指标除了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外均采用按行业统一规定计算方法计算的可比值。 另一类是下降率的对比 ,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率与行业平均下降率的对比。 该比值反映了企业节能降耗成效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其值越高,说明企业节能降耗成效越显著。 按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GB2589-1990)规定,企业综合能耗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 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其中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是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 的综合能耗与期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比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是生产某种产品时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与期内产生的合格品总量的比值, 主要工序单耗是在某一特定生产环节消耗的综合能源量与合格产品(工件)总量的比值。 (五)辅助验证指标 该类指标是基于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正确性的考虑而设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