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7.102李奇 , 朱建华 , 冯源 , 等 .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8, 14 3 287-294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李 奇1,朱建华1,2,冯 源1,肖文发1,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2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37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 14 卷 第 3 期 2018 年 5 月 CLIMATE CHANGE RESEARCHVol. 14 No. 3May 2018摘 要 加强对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是制定中国增汇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国际气候谈判和全面了解森林碳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我国第七次和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各优势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数据,采用IPCC 材积源生物量法( volume-biomass ,估算了我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分布,分析我国不同省份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碳储量龄组结构特征;建立分区域、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 - 林龄 Logistic生长方程,结合我国森林 2020 年和 2030 年面积蓄积增长目标,预测我国乔木林 2010 2050 年间碳汇潜力。结果表明第八次清查期间中国乔木林总碳储量为 6135.68 Tg,碳密度为 37.28 Mg/hm2;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碳储量分别为 5246.07 Tg 和 889.61 Tg,分别占总碳储量的 85.50 和 14.50。到 2050 年,中国乔木林和新造林的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将分别达到 11125.76 Tg 和 52.52 Mg/hm2,与 2010 年相比分别增加 81 和 41。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乔木林有很大的碳汇潜力,将在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材积源生物量法;采伐情景;碳汇潜力 收稿日期 2017-05-27; 修回日期 2017-08-02资助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CAFRIFEEP201503)作者简介 李奇,男,博士研究生, ;朱建华(通信作者 ,男,副研究员, 引 言在当前气候变化减缓的背景下,森林因其巨大的固碳作用而备受关注[1]。中国是世界林业大国,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 5,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碳计量的研究,监测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掌握森林碳汇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陆地碳循环过程、不同区域的碳源 / 碳汇格局,以及全面了解我国森林碳汇潜力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决策支持均具有重要意义[2-3]。在 2005 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和历次 IPCC 报告中,均将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和蓄积作为一种重要的增汇措施[4-5]。 2013 年 11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通过的 REDD华沙框架再一次肯定了森林在温室气体减排和增加陆地碳汇中的作用。 2015 年 12 月通过的巴黎协定也明确了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增强温室气体汇的措施的重要性[6]。森林碳储量的估算因此成为适应全球变化和增汇减排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7]。准确估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及其碳汇潜力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8]。现有的对大区域尺度森林碳储量的研究较少能反映森林碳汇龄级结构和空间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288温室气体排放分布特征,只是总量上确定区域生态系统是否为碳汇 / 碳源,无法在空间上加以区分[9]。在森林碳储量未来潜力的估算上,由于情景假设的主观性、未来林业政策的变化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各个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即使是对同一地区碳汇潜力的估算也有很大不同,研究结果只是大概的估算,科学性并不强。在全国尺度森林碳储量的估算上也没有考虑到树种的采伐更新。本文估算了我国各省份不同起源优势树种(组)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分析其林组结构特征,实现了对中国乔木林总碳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的动态分析。估算不同区域、省份和不同起源优势树种(组)的碳汇潜力,并假设一定比例的采伐更新情景估算碳汇潜力,为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的碳汇潜力和制定中国减排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对我国国际气候谈判和全面了解森林碳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全国各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优势树种(组)按天然林、人工林和龄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划分的乔木林面积和蓄积数据,来自于全国第七次( 2004 2008 年)和第八次( 2009 2013 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10-11]。根据中国现代林业[12],将我国 31 个省市区划分为七大区域 I.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 II.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 , III.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 , I V. 华中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 V.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 , VI.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 和 VII. 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 。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树种(组)的划分方式,对上述各区域森林资源清查中生理生态特征较相似的优势树种(组)进行了归并处理(如将乔木经济林归入软阔类 ,得到主要优势树种(组)天然和人工林按龄组划分的面积和蓄积数据。1.2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估算方法IPCC 以森林蓄积、木材密度、生物量换算因子和根茎比等为参数,建立材积源生物量模型,指导各国开展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13]。其基本公式为式 中 Cd为乔木林生物量碳密度( Mg C/hm2; V 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 m3/hm2; WD是将树干蓄积转化为生物量的基本木材密度( Mg/m3; BEF是将树干生物量转化为地上生物量的扩展因子(无量纲 ; RSR是林木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 CF是林木生物量中有机碳占有机质总量的比值,也叫含碳率。各优势树种(组)按龄组划分的上述生物量碳计量参数,来源于对现有文献资料和野外实测数据的整理分析[14]。在估算某一地区乔木林树种(组)碳密度时,先估算某一龄组的碳密度,再根据各龄组的面积求该树种(组)的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式中 Ci, j为某一地区(或省份)乔木林碳储量( Mg C; Ai, j为某一优势树种(组)的面积( hm2);i 为优势树种(组)的类型, j 为优势树种(组)的龄组。1.3 乔木林碳汇潜力估算方法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不同优势树种(组)龄组的划分标准和更新周期,用林龄段的中间值来表示该龄组的平均林龄,过熟林平均林龄设置为林龄下限的 1.5 倍,结合两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该区域不同省份各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数据,采用 Logistic 生长方程拟合中国各区域各优势树种(组)的单位面积蓄积与平均林龄的相关关系,即式中 V 为乔木林某一优势树种(组)的单位面积蓄积; t 为该优势树种(组)某个龄组的平均林龄; a, b, c 为常数。单位面积蓄积-林龄的Cd V· WD· BEF· 1 RSR· CF。 1Ci, j SSCd · Ai, j。 2n mi1 j1i, jV a/1 b· e-c· t。 3 期 289李奇,等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Logistic 方程曲线能较好地代表各区域各优势树种(组)在现有经营管理水平、自然干扰水平等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过程。由于数据过于庞大,表 1 只列出了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 Logistic 拟合方程。大多数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R20.8。在预测乔木林未来碳汇潜力时,假定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时段的乔木林面积和蓄积代表2010 年的平均水平,并在未来预测中假设继续维持现有的森林干扰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且各优势树种(组)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只有龄级的变化和蓄积的增长。具体方法是将 2010年各优势树种(组)的龄组按每 5 年一个龄级进行细分,结合不同树种的更新采伐周期,并假定在同一龄组内每个龄级( j)的面积是相同的,得到式中 Ai,t为基准年第 t 年(设为 2010 年)第i 龄组的面积( hm2; Ai, j, t为第 t 年第 i 龄组细分的第 j 龄级的面积( hm2。5 年后,第 i 龄组有 Ai, j,t 的面积进入到第 i1龄组,而第 i-1 龄组又有 Ai-1,k,t的面积进入到第 i龄组,因此,Ai,j,t Ai,t 。 45Ti,max - Ti,min 1Ai,t5 Ai,t - Ai,j,t Ai-1,k,t 。 5 式中 Ai,t5为第 t5 年第 i 龄组的面积( hm2 ; Ai-1,k,t 为第 t 年第 i-1 龄组细分的第 k 龄级的面积( hm2。该方法计算的过程考虑到了各优势树种(组)各个龄级单位面积蓄积随时间的增长,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依此类推,可以估算 2010 2030 年每隔 5 年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结合各省份乔木林优势树种拟合的单位面积蓄积 - 龄林的方程关系,同样采用 IPCC 材积源生物量法计算未来各时段各优势树种(组)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1.4 采伐情景设置森林采伐是影响碳储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考虑到乔木林的采伐和更新,根据我国对主要乔木林树种(组)的更新采伐年龄的划分及更新周期,假设对现有乔木林成熟林和过熟林进行相同比例的采伐情景设置。新造林由于其较低的林龄结构而不设置采伐情景。采伐更新情景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汇总表中各省市自治区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采伐限额以及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各优势树种(组)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蓄积数据,制定未来每年各树种的采伐比例,并假设未来每年乔木林面积采伐比例都与“十三五”期间相同。不考虑采伐方式,也不计算木材产品中的碳储量,并在采伐后及时完表 1 西南地区主要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 - 林龄 Logistic 拟合方程Table 1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in volume per unit area-age curve fitting equ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天然林 人工林256.961189.650259.963320.918200.132296.307240.605452.851406.521291.364云南松柏木马尾松针阔混软阔类阔叶混栎类冷杉云杉高山松a20.71912.8126.3709.8154.85515.0918.47812.19220.18712.753b0.0880.0310.0360.0360.1180.0810.0350.0400.0410.094c0.9960.9650.9890.9990.9300.9760.9940.9970.9930.986R2云南松柏木马尾松针阔混软阔类杉木华山松桉树柳杉针叶混133.03281.990116.291106.76363.486143.619124.91773.071109.694112.789a6.2018.57713.8318.58620.7456.46818.65610.28233.52910.176b0.1100.0970.1370.1060.4060.1220.1360.2470.0670.111c0.9650.9990.9930.9180.8120.9720.9890.9990.9690.789R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290温室气体排放成相同树种的更新造林,保持森林面积不变,计算采伐情景下的中国乔木林碳汇潜力。1.5 未来新造林面积分配方案依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 2020年)所确定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经过努力,至 202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以上,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 hm2,森林蓄积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 m3;至 203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24。我国包括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在内的全国可造林林地共计 5693.11 万 hm2,现有乔木林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的比例为65.56。考虑到人工造林的难度和成活比率,假设未来我国新造林乔木林面积与现有人工乔木林占林地面积比率相同,可确定未来我国乔木林可造林面积为 3263.70 万 hm2。按照各省无林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得到各省份的未来乔木林可造林面积(表 2。各省新造林树种未来造林面积将按现有优势树种占该省乔木林面积比率来确定。本文假设各省份均在 2040 年前完成全部造林,且 20102040 年间每年的新造林面积相同。2 中国乔木林碳储量现状我国不同区域的乔木林资源因区域面积大小、气候条件、地理分布以及林业政策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乔木林碳储量大小和碳密度大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5]。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在各省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从整体上看,乔木林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是区域森林碳储量大小的决定因素,乔木林面积较大的区域碳储量也较大。由表 3可见,乔木林碳储量较大的几个地区是西藏、云南、表 2 各省市区可用于造林的无林地面积Table 2 Non forested area of each province autonomous reg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afforestation地区 造林地面积326370279751066415355112883640616699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100 hm2地区 造林地面积45381670925002250586035063557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地区 造林地面积56374442117949657109351176265710054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地区 造林地面积102182688925911562114929293526988825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表 3 中国各省市区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Table 3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of China地区 碳储量6135.686.271.4243.0344.04565.52114.48431.44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地区736.130.8522.0682.4666.70237.85163.3833.47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地区72.10118.98121.15151.69202.9340.0651.62628.93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地区113.26767.20888.05202.5388.5816.102.81120.58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碳密度37.2814.6218.8813.8320.9333.0129.3857.26碳储量 碳密度37.7619.5717.6320.1122.8739.2020.6820.73碳储量 碳密度23.6120.7916.5621.2222.4541.2524.4853.13碳储量 碳密度23.6650.24104.6631.6835.8442.5417.7567.29注碳储量单位为 Tg C;碳密度单位 Mg C/hm2; 1 Tg 1 1012g, 1 Mg 1 106g。3 期 291李奇,等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黑龙江、四川、内蒙古和吉林,均占全国的 5以上,6 个地区合计占全国乔木林碳储量的 65。乔木林碳储量较小的几个省份是上海、天津、宁夏、北京、青海和江苏,其乔木林碳储量均不到全国的 1。乔木林碳密度较大的几个地区是西藏、新疆、吉林、四川、云南和青海,其碳密度均 39 M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是我国乔木林碳密度最大的省份,为 104.66 Mg/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81 倍,远大于其他省份。乔木林碳密度较小的几个地区是河北、北京、湖南、江苏、宁夏和天津,其平均乔木林碳密度都不足 20 Mg/hm2,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37.28 Mg/hm2。由表 4 可见,我国不同林龄组的乔木林碳储量大小依次为中龄林 成熟林 近熟林 过熟林 幼龄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占全国乔木林总面积的 64.66,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 40.80。而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19.65,碳储量却占总碳储量的 38.58,从而可以预测中国乔木林碳储量有很大的增加潜力。不同林龄组的乔木林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也是决定其碳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乔木林碳密度大小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林龄越大碳密度越高。不同起源的乔木林碳储量中,天然乔木林是我国乔木林碳储量的主体,为 5246.07 Tg,占总碳储量的 85.50。天然林各个龄级的碳密度明显大于人工林各个龄级的碳密度,尤其在近熟林和过熟林表现最为明显。有研究表明,即使天然林的龄级远小于人工林,其碳密度和固碳能力却高于人工林,这可能是天然林的龄级结构和材质优于人工林所造成的[16-17]。中国人工乔木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比例较大,若经过合理的森林经营和管理,可以预测未来人工乔木林在总碳储量中的比例会不断提高,当其碳密度接近天然林的碳密度时,碳储量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增长。3 中国乔木林未来碳汇潜力我国天然乔木林各个龄级的碳密度都远大于人工乔木林,尤其过熟林。天然林过熟林的碳密度是人工林过熟林碳密度的 3 倍之多,面积和蓄积相同的情况下,天然乔木林能固定更多的碳。避免对天然林的采伐,并保持其继续生长,是减少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的一种重要途径[18]。同时,若森林在被严格保护许多年后,森林的龄级都将趋近于成熟林直至过熟林,碳储量将达到高峰,森林的生长减缓甚至不再生长,森林就不能继续充当碳汇。可以预见,天然林经过长期的保护禁伐,至过熟林不能继续发挥有效的固碳作用时,如果不砍伐,工业排放的 CO2就得不到固定;但是,如果过度采伐或者砍伐不当,又将使森林变成碳源。因此,模拟和预测乔木林的采伐强度和更新造林方式对未来森林碳汇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9]。中国现有乔木林和新造林未来碳汇潜力预测结果如表 5 所示,可以看出,至 2020 年,中国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 7973.77 Tg 和 41.76 Mg/表 4 中国乔木林分起源和龄组碳储量分布状况Table 4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different origins and age groups of forest in China龄组人工林160.78330.62191.10162.4944.61889.61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合计天然林 合计碳储量 碳密度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储量 碳密度8.6221.8328.6131.8730.0818.90622.541389.411074.191279.62880.315246.0717.9636.5956.1076.7996.7944.63783.321720.031265.291442.11924.936135.6814.6932.3848.9966.2787.4337.28注碳储量单位为 Tg C;碳密度单位 Mg C/hm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292温室气体排放hm2,与 2010 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30 和 12;至2030 年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达到了 9239.04 Tg 和 45.81 Mg/hm2,与 2010 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0 和 22;至 2050 年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达到了 11125.76 Tg 和 52.52 Mg/hm2,与 2010 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81 和 41。可见随着我国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的增长,以及新造乔木林的增加,到 2050 年乔木林碳储量将会达到现有碳储量的近2 倍,年均增加 124.75 Tg,碳密度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2010 年我国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85.50,而人工乔木林碳储量仅占总碳储量的14.50。随着新造林的增加以及森林单位面积蓄积的增长,人工乔木林碳储量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到 2050 年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 80 和 20。在各个时期,天然乔木林的碳密度都远高于人工林和新造林碳密度,而人工乔木林和新造林的碳密度增长幅度大于天然林。 2010 2050 年间,人工乔木林碳密度由 18.90 Mg/hm2增长到 31.63 Mg/hm2,增加 67;天然乔木林碳密度由 44.61 Mg/hm2增长到 66.68 Mg/hm2,增加了 49;新造林由于大多数树种还没有成长到成熟期,所以其碳密度较小,到 2050 年,碳密度仅为 24.86 Mg/hm2。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乔木林和新造林的碳储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图 1 可知,到 2050 年我国乔木林蓄积量将达到260.35 亿 m3,比 2010 年增加 111.45 亿 m3,单位面积蓄积量比 2010 年增加 40.26 m3/hm3。乔木林各龄级的蓄积比例为幼龄林占 2,中龄林占 7,近熟林占 13,成熟林占 28,过熟林占 51。与 2010 年相比,成、过熟林的比例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是我国森林未来碳储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图 1 中国乔木林未来蓄积量Fig. 1 Future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forest表 5 中国乔木林未来碳汇潜力Table 5 Futur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hinese forest年份人工林889.611255.961397.391451.381490.2120102020203020402050新造林 合计碳储量 碳密度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储量 碳密度18.9026.7129.7030.8331.63086.04277.21553.50800.2207.9112.7417.2024.866135.687973.779239.0410291.1711125.7637.2841.7645.8148.5552.52天然林碳储量5246.076631.787564.438286.298835.3344.6149.8556.9362.4566.68碳密度注碳储量单位为 Tg C;碳密度单位 Mg C/hm2。300蓄积量/亿m32001000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年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4 结论与讨论中国现有乔木林总碳储量为 6135.68 Tg,碳密度为 37.28 Mg/hm2;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碳储量分别为 5246.07 Tg 和 889.61 Tg,分别占总碳储量的 85.50 和 14.50。本文估算的中国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较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森林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国 80 以上的乔木林属于未成熟林,中、幼林比例较高,而这部分乔木林碳储量占我国总乔木林总碳储量的 61.42;二是由于中国森林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蓄积较低,多数原始森林已经逐渐退化为残次林,从而使得对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计偏小。到 2050 年,中国乔木3 期 293李奇,等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林碳储量将会达到 11125.76 Tg,接近现有碳储量的 2 倍,碳储量年均增加 124.75 Tg,碳密度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达到 52.52 Mg/hm2。如果不考虑对乔木林的采伐更新,估算得到中国 2050 年乔木林碳储量为 11329.17 Tg,与采伐情景相比碳储量增加了 203.14 Tg。但是当研究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增大时,在估算乔木林未来碳汇潜力时,如果不考虑采伐,林分经长期生长,过熟林、枯死木、枯落物碳库所占的比重会明显增加,这一部分应予以考虑而不是被忽略,其碳储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乔木林碳汇潜力的预测精度,所以采伐情景下的碳汇潜力估算更接近未来碳汇潜力的真实值,乔木林的龄级结构也更趋于实际情况。同时,如何用可持续的方法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以确保木材产量和碳汇量间的平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森林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战略价值。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持续关注,精确完整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揭示其碳循环过程及变化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增汇渠道仍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为了使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更加准确,需要不断完善森林及林下土壤各组分碳库的实测数据。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调查内容,加强对土壤碳库和凋落物碳库的研究,不属于森林范畴的经济林、疏林、竹林、灌木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树和散生木等,对于固定 CO2减缓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同时,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大固碳功能,应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起源的优势树种提供不同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案,采用一系列碳管理措施,实现我国增汇减排的目标。本研究对未来中国乔木林固碳潜力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 新造林的固碳潜力估算中,对全国的可造林地进行植树造林的假设,在树种选择和面积分配比例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2 用Logistic 方程拟合蓄积与林龄的关系,由于有些树种(组)方程拟合的精确性,可能会造成幼龄林的碳储量估算偏高; 3 本研究没有考虑自然干扰因素(如火灾、病虫害、乔木林自身枯损等)和人为干扰(如城镇化土地征占等)对未来森林面积的影响; 4 未来林业政策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都会对预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参考文献FAO.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5, main report [R]. FAO Forestry Paper 140. Rome FAO, 2015Liu J, Wu 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subsidy and carbon tax as part of China’s forestry policies [J]. Forests, 2017, 8 58 1-14Su Y, Guo Q, Xue B,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 in China estimation through combination of spaceborne lidar, optical imagery,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6, 173 2 187-199杨玉盛 , 陈光水 , 谢锦升 , 等 . 中国森林碳汇经营策略探讨 [J]. 森林与环境学报 , 2015, 35 4 297-303Pan Y, Birdsey R A, Fang J, 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 [J]. Science, 2011, 333 6045 988-993巢清尘 , 张永香 , 高翔 , 等 . 巴黎协定 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起点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6, 12 1 61-67方精云 , 朴世龙 , 赵淑清 . CO2失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25 5 594-602Haywood A, Stone C. Estimating large area forest carbon stocks a pragmatic design based strategy [J]. Forests, 2017, 8 4 93-99姚平 , 陈先刚 , 周永锋 , 等 . 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 50 年碳汇潜力 [J]. 生态学报 , 2014, 34 11 3025-3037国家林业局 .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 [R].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9国家林业局 .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 [R].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13江泽慧 . 中国现代林业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8李海奎 , 赵鹏祥 , 雷渊才 , 等 .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乔木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J]. 林业科学 , 2012, 48 5 44-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 .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R].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 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 2020 年 [R/OL]. 2014 [2017-03-20]. http// T, Kurz W A, Stinson G, et al. A 100-year conservation experiment impacts on forest carbon stocks and fluxe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10 242-255Stinson G, Kurz W A, Smyth C E, et al. An inventory based analysis of Canada’s managed forest carbon dynamics, 1990 to 2008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1, 17 6 2227-2244Keith H, Lindenmayer D, Mackey B, et al. Managing temperate forests for carbon storage impacts of logging versus forest protection on carbon stocks [J]. Ecosphere, 2014, 5 6 1-34刘世荣 , 代力民 , 温远光 , 等 .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现状、挑战与展望 [J]. 生态学报 , 2015, 35 1 1-9[1][4][3][5][6][2][9][10][11][7][8][12][13][14][17][15][16][18][19]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年294温室气体排放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he forest in China1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2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forest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which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cy of increas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China. Based on the 7th 2004-2008 and 8th 2009-2013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of China, IPCC volume-biomas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China’s provinces. The variations and ag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were analyzed in the natural forest and artificial forest in China. The accumulation of per unit area-age groups logistic growth equ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dominant species. Combined with the growth target of the forest area and accumulation in 2020 and 2030 in China, the futur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was predict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s in China is 6135.68 Tg, and the carbon density is 37.28 Mg/hm2; The carbon storage of natural forest and plantation is 5246.07 Tg and 889.61 Tg, which account for 85.50 and 14.50 of total carbon storage, respectively. By 2050,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in China will reach 11125.76 Tg and 52.52 Mg/hm2, increasing by 81 and 41, respectively compare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标签

网站客服QQ:123120571
环境100文库手机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6